中國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EMS)正在放下身段改走“親民”路線。
本刊記者日前獲悉,郵政EMS下調了廣州、福建、北京等多個區域同城及省內速遞的服務價格,堅持了多年的“首重20元”的價格政策有了松動,降至12元。同時,針對電子商務快件推出“1公斤以內每票8元”服務的派送時間,也將從此前承諾的三天到達,全部提前為次日到達。
在打出降價牌的同時,接下來的“雙十一”(11月11日)也將成為中國郵政布新局的重要時間節點。
民營快遞企業的迅速成長,加上外資企業來勢洶洶,國字號的EMS也不得不放下身段,走起了親民路線。
來自中國快遞協會的最新會議文件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中國郵政集團寄遞業務將開展電子商務小包,實現和快遞公司同等時效的直郵服務,首批推出面向福建、廣東、浙江、上海、江蘇等6省市的上門攬收、全國派送服務,資費和民營快遞公司相近,近期還要開放第二批上門攬件的城市。
國內快遞公司中,圓通、中通、百世匯通和韻達最低每單價在6元至8元,順豐速運最低為13元,申通快遞最低為11元,宅急送則為10元,EMS此次調價后的最低價為12元每單,毫無價格優勢可言。但一向走高端路線的EMS,推出如此大幅度的降價舉措,還是引來了業界嘩然。
在民營企業一枝獨秀,外資企業摩拳擦掌的快遞市場上,國企大佬中國郵政速遞的大幅降價行為,將掀起怎樣的腥風血雨,業內觀點不一。
耐人尋味的時機
隨著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快遞行業的規模日漸水漲船高。有數據表明:從2006年開始,快遞業產值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其中,2006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共處理業務10.6億件,實現收入近300億元。到2011年,業務量達36.5億件,實現收入750億元,市場規模位列世界前三。
巨大的市場蛋糕吸引了各方勢力的加入,這些年來,眾多民營快遞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統計,我國快遞公司多達上萬家,其中民營快遞公司占了相當的份量。與民營快遞公司相比,EMS因其走高端路線,在價格導向的市場上并沒有太大的競爭力。因此,此次降價行為尤其引人關注。
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看來:“EMS推出低價活動,是對發展中低端市場的一種嘗試,它希望在保持原來品質基礎上,通過這種嘗試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另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EMS降價的時機頗耐人尋味。
今年4月,EMS披露招股書,啟動A股IPO.眼下對于EMS來說,快遞行業IPO考核的兩個主要指標--業務量和業務收入都亟需扮靚。
在2010年以前,EMS無論是在業務量還是業務收入方面,都長期穩坐快遞行業的頭號交椅。但這樣的優勢地位隨著民營快遞公司的成長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有數據顯示:在2011年,EMS市場份額由2010年的20%跌為18%,從第一直接跌到第三,申通、圓通分別以22%和19%的份額位列前兩名。在營業收入方面,盡管EMS尚坐在老大的位置,但緊隨其后的順豐速運羽翼漸豐,EMS能不能坐穩第一難以預料。
內憂外患
EMS的“屈尊降貴”并不是個案,國內民營快遞巨頭順豐在今年7月推出“四日達”的經濟型快遞方案。相比此前的航空件價格,“四日達”的服務價格有了大幅降低。其中,快件的首重價格從22元降至18元,續重價格則從14元/公斤大幅降低至7元/公斤,與其他民營快遞價格相差不大。
有分析人士向《IT時代周刊》指出,兩個快遞市場的最重量級選手在3個月的時間里不約而同地降價,不得不說說最近市場中新的攪局者--聯邦快遞和UPS。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11.11日電商瘋狂大戰光棍節來臨前幾天,一條微博火了:11月11日將至,網購價格大決戰一觸即發。馬女士在網上發帖說,自己準備在光棍節當日過足網購癮,淘寶購物車里的商品已有30多種,價值近萬元。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EMS上市前趕緊降價沖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