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關乎音樂行業未來生存方式的會議。11月8日,恒大董事總經理宋柯、海蝶CEO盧建和華誼兄弟音樂公司董事總經理袁濤三人飛赴香港與三大版權商——華納、索尼和環球等唱片公司代表開會。
在這次會議上,他們計劃著重討論確定網絡音樂MP3收費的“dead-line”最遲時間,收費方式以及網絡mp3點擊、下載的第三方監控平臺、與網站的分成比例等具體問題。
在宋柯等看來,音樂權利人不能接受互聯網音樂“免費的午餐”再繼續存在下去。“如果不愿意收費,那就別做,我們將不再授權給這些網站——愿意收費的網站多得很!”事實上,宋柯和他的伙伴們所策劃的向用戶收費的前提正是“所有網站一起收”。因為,有一家不收費,其他家網站就收不成,且肯定會流失用戶。
盡管很多人都表示具體的收費最后期限尚在商量之中,但大家對這個期限的預期都在明年年初。網上流傳的版本是:將在2012年12月31日推行音樂付費制度,提供碼率在320kbps以上高品質音樂。
手機最大音樂客戶端多米音樂總裁石建平透露:在下載音樂收費這件事上,行業基本達成了共識,未來會收費,將采用免費+付費的模式,即網上音樂試聽仍將是以免費為主,收費主要針對高品質音樂下載等增值服務。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對音樂的需求選擇免費試聽或是選擇付費。
協商“最后通牒”
宋柯不愿意透露網民必須開始付費的最終時間,因為還需要再和網站們商量,但他的態度十分強硬,因為“這個時間必須有”。此前有音樂圈業內人士透露——不是今年年底就是明年年初。
逼迫網站向用戶收費是為了分享更多的版權收益,按照宋柯的設想,分成比例至少5:5。“至少是這個比例!”宋柯強調,“低于40%,這個行業就不會健康發展。蘋果上的歌曲版權方可以拿到七成,在日本甚至版權方能夠拿到九成,日本運營商只拿一成。”
事實上,宋柯的這個設想只比此前SP時代版權方能夠從電信運營商處得到的略高一點點。此前音樂版權方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從中國移動等運營商處獲得分成:中國移動獲得收益的15%,服務方SP和版權方CP各得到42.5%,但是后來SP逐步退出歷史舞臺,這個比例就變成了CP與運營商5:5分成。
現在,版權方正試圖在互聯網上復制這種模式。按照宋柯等的初步設想,今后在互聯網上可以通過“包月”和“下載”兩種主要模式、多種套餐,例如包月20元無限暢聽,下載則是每首1元。當然,包月費多少可能將由網站方面提出方案。
海蝶CEO盧建個人看法是,最好包月5元無限暢聽,因為這是中國移動多年來摸索出來的最適價格。但是宋柯卻有點不甘心“如此低廉”,他甚至感覺這對音樂是一種不尊重。因為他小的時候50元生活費中是愿意拿出30元來買磁帶的。在宋柯看來,每月20元不過是幾根雪糕的價格,對于人們來說根本形不成負擔。
音樂版權方們這次是鐵了心再也不做“活雷鋒”,然而盡管宋柯和海蝶CEO盧建都向本報表示這個收費的決策網站們也都很支持,但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內部人士對本報透露,其實互聯網公司并不愿意采用這種收費模式。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有網友戲稱此舉為學馬云削發明志,網友82年的方便面表示:此乃削發明志馬云先生貌似也是這樣做的。 巨人網絡董事長兼CEO史玉柱發布一條內容為民生銀行(600016,股吧)武漢分行十余名高管向董文標保證:明年分行資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音樂收費將重構利益鏈:網民不買賬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