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村泉)近日記者注意到這樣一條消息:原趕集網副總裁葉兵已出任58同城副總裁,將主管營銷運營業務。如今,國內分類信息網站正處在前路模糊一片的尷尬處境中。作為身處第一梯隊的58同城,在新鮮血液注入和不斷嘗試新路后,崛起的機率又有多大?
今年以來,58同城頻陷各種負面傳聞。3月,有市場消息稱58同城資金鏈吃緊,與代理商矛盾激化。8月時,該公司證實商務發展中心副總裁許元鴻將離職。同月,還有媒體報道稱,58同城團購全國團隊已開始裁員,其團購負責人、副總裁徐貴鵬也準備離職。還有消息稱,58同城去年一年開銷高達1.3億美元,收入則僅為4000萬美元。
這些消息反映了一個事實,即從2005年成立到如今已長達7年的時間里,58同城仍未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只要查閱一下此前關于這間公司的消息就可看到,其中很多均于"嘗試"二字有關,而這也成為了早已計劃赴美上市的58同城的最大障礙。去年6月時,58同城首位CFO周浩上任,當時一度傳出該公司將在當月底登陸納斯達克的消息。如今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已過,仍然不見58同城上市。倒是上面所述的種種負責消息,成了其仍不夠上市資格的證明。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認為,分類信息行業2011年和當前面臨三大困難:一是廣告費用大,三家分類網站分別請了重量級的代言人,開始大規模啟動線下的傳統媒體廣告,并且同時大幅提高了在線市場的廣告投放;二是運營成本高,大規模的人員成本和運營成本是行業不可以忽略的事實;三是收入的增幅并沒有跟上前面兩點所提到的投入。從2011年走入2012年,整個分類行業遇到了階段性困難。
因此,58同城必須做出改變,才不會重蹈團購網站的覆轍。按58同城CEO姚勁波的思路,在開通手機、票務等各分類版塊的在線交易功能后,58同城也從一個分類信息平臺變成一個C2C交易平臺。這樣,原先每日千萬級別的流量將轉化成可觀的成交額。
58同城的電商化已經進入了實踐階段。9月初時,58同城北京站的二手手機板塊實現在線支付交易。交易中支付環節引入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公司,58同城負責物流。這一模式可能還將推廣到其他品類。
有分析認為,如果轉型電商平臺成功,58同城的盈利模式增加了一種,即類C2C的收取交易傭金模式。"這種模式的變現潛力將非常強大"。
但電商這條路會讓58同城的業績亮麗起來嗎?至少現在還不會。在姚勁波看來,這種轉型"難度很大",58同城也做好了兩年內不考慮對在線交易收取傭金的準備。并且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電商價格戰頻頻引發惡性競爭,融資也變得愈加困難,掀起了電商企業的裁員潮和高層離職潮。而這一切還并未結束,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龐敏麗預計,今年下半年,電商企業還會迎來新一輪的裁員潮、倒閉潮,行業面臨重組,市場格局也將重新洗牌。初試電商的58同城前路滿布荊棘。有報道稱,姚勁波最近在接受采訪時,對58同城向電商平臺轉型的說法予以了否認。他稱,58的定位仍是"生活服務平臺"而非"電商"。
看來,58同城仍要花很長時間來找到自己。
其實,58同城目前的窘境,也可看作是迫于投資方壓力所致。從58同城的幾輪融資看,其融資額已超過1億美元。投資者為盡快獲得利益,會推動58同城上市,但從其目前的定位等來說卻十分困難,再加上上述58同城燒錢的速度,壓力讓58同城已無暇顧及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如何盈利成了頭等大事,據說,58同城副總裁許元鴻離職,就與公司IPO進程遇阻有關。
此外,盲目與對手叫板,或許也是58同城的一個大錯誤。去年春節期間,58同城的競爭對手趕集網在多條渠道密集播放廣告,讓分類信息網站首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
隨后58同城迅速跟進,在宣傳上可謂"不計成本"(有媒體這樣評價),去年4月開始,無論是在北京的公交地鐵,還是在電視節目中都響起了明星楊冪對58同城的呼喚聲。
對此姚勁波曾說,"我們從沒想過,去做拍一段廣告在電視里播這么離譜的事情。但即便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我們也會跟著一起錯下去,因為我們不想出現任何因為我們沒看到、而讓對方超越我們的情況,不會給競爭對手任何機會。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但他無意中也透露"當時也無法證明那個錢該不該花"。
推薦閱讀
對于歡聚時代而言,上市融資后將令該公司擁有更多資金優勢,這樣可以提高YY音樂業務中給頻道所有者的分成比例,從而拉動更多競爭對手的合作方加入歡聚時代。 歡聚時代日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F-1補充文件>>>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0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