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靜 劉鶴翔(刊登在《創業家》第十一期)
“我認識他嗎?”當拍拍貸創始人張俊和身邊朋友聊起這一想法時,這是最常見的第一回應。
五年前,拍拍貸在中國率先將P2P(個人對個人)借貸生意搬到互聯網上。也就是說,你可以在互聯網上向一個你不認識的人借錢,或把錢借給一個你不認識的人。
借錢,首要的是保證對方可信。起初,畢業于上海交大的張俊把朋友們的借貸搬到網上,之后是朋友們的朋友們,并且幻想著通過六度空間理論(即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擴大這個借貸圈,并解決人與人間的信任度問題。這個幻想很快破滅。在摸索與調整中,張俊深切感受到中國人信用度缺失問題,這也使得拍拍貸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這個平臺的核心是在不了解借款人的情況下,計算借給這個人多少錢是安全的。也就是對借款人進行信用審核、信用評級。”張俊說。
拍拍貸成立后,張俊研究過英國及美國兩家小額P2P公司的做法,但很快發現國外模式無法照搬。美國、英國的信用體系比較發達,信用信息很容易查詢。而在中國,信用評級很不發達,用戶信息被分散在各部門,難以查詢及評估。國外P2P公司不需要自己去對借款人做信用評級,而在中國,P2P公司需要做這項工作。
“這是跟國外的本質區別,在國外這塊風險幾乎為零,在中國則是公司能否成功的決定因素。”李欣賀說。2010年,李欣賀及其北大同學成立了北京人人貸商務顧問有限公司(下稱人人貸),這是繼拍拍貸之后的國內又一家P2P網絡借貸公司。此時,已成立三年的拍拍貸月成交量剛突破百萬。
風險
“做這個事情的核心是風險控制,風險控制能力要非常強。”張俊說。
在拍拍貸的信用體系里,借款人被簡單分成好人和壞人兩種,所謂壞人就是想盡辦法隱藏自己的信息、可能騙貸的人,拍拍貸的職責是找出這些壞人,留下好人。找壞人的常用方法是與全國十來家數據公司合作,這其中包括身份證查詢、學歷查詢,及工商注冊查詢。
“我們不做線下調查。一筆10萬元的貸款,實地跑一趟,成本肯定覆蓋不了,我們的平均(單筆)借款額只有8500元,只能在互聯網上審核,做最基礎的評級。”張俊說。
看起來,這并不比線下的做法來得新鮮。但在對用戶信息審核、信息評價之外,互聯網上借貸生意最核心的風控理念是小額與分散。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11月1日上午深圳地鐵蛇口線多趟列車多次暫停運行后,昨日深圳地鐵環中線又發生列車在運行中暫停的情況。深圳地鐵方面證實,從癥狀來看,初步懷疑地鐵又受到便攜式Wi-fi的干擾,與蛇口線遭遇的情況一樣。 11月1日上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2P網絡借貸:是先烈還是先驅?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0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