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間消息,第三方支付“后牌照時代的排位賽”激戰正酣,攪局者京東半路殺入,借道網銀在線將支付牌照收入囊中。一眾電商/支付企業關心的不外乎幾個問題:嫁入豪門的網銀在線是否就此駛入快車道?京東自建支付支付,是未雨綢繆,還是杞人憂天?
第三方支付:電商不是一筆好買賣
對于任何一家強勢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來說,押寶電商都不是一個好選擇。
“純粹做線上支付的第三方企業,到明年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快錢CEO關國光曾預言。而原因當然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費率極低。為爭奪電商客戶,競爭非常慘烈,各公司給出的費率在千分之三左右(信用卡略高),幾乎是“賠本賺吆喝”——Paypal北美費率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整整高出十倍。
二:競爭格局難打破。易觀報告顯示,2012年Q2在線支付集中度非常高:支付寶47.2%、財付通20.5%、銀聯網上支付11.2%,前三占78.9%,新進入的玩家很難爭奪到優勢資源。
三:盤子小。易觀報告顯示,2012Q2網絡支付市場規模9456億。當然,其中得扣除一半支付寶的量,還有大量水電費等生活消費在線支出,留給其他電商支付的空間并不多。
對于第三方支付而言,真正的“金主”是銀行、大企業等。所以甚至有聲音稱,第三方支付正在“逃離電商”。
“網銀在線規模不大,百億級別,屬于支付領域的二線陣營。07-08年還有一些動作,這兩年基本沒有聲音了”,易寶支付副總裁唐彬認為,目前京東在線支付只有百億級別,沒有比如銀行、大客戶等資源,電商支付排他性又很強,很難靠自身體量撐起一個龐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另外京東還與一些第三方公司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換言之,網銀在線接入京東平臺,短時間內并不會打亂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即有排位。
再造網銀在線猜想:或推擔保模式?
對于京東來說,自建支付平臺顯然不僅僅是為了降低成本——此前劉強東曾透露,京東約八成交易額來自線下貨到付款,今年預計銷售額450億元,線上支付約90億元,乘以千分之三的費率,成本約2700萬元,并不算一筆非常大的支出——按照此前流露出的財務數據,2011年京東配送費占比6.6%(按此比例2012年即29.7億元);廣告費2.3%(2012年約10.35億);技術和管理費占1.5%(2012年約6.75億)。
收購網銀在線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補齊現金流的短板:現代零售講究“三流”,即物流、訂單流和現金流。京東投資倉儲物流數億元,物流建設初具規模;龐大的信息系統和推陳出新的營銷手段,訂單流也基本解決。現金流——外部爭取更寬松的賬期,內部使用更統一、更安全可控的支付工具,迫在眉睫。
“網銀在線的問題在于業務雜,且沒有核心模式”,唐彬表示,規模靠前的支付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模式,比如支付寶的擔保模式,易寶支付的行業客戶模式,銀聯的網關模式等。
聯想到京東正在大力推廣的POP開放平臺,效仿淘寶,通過網銀在線推出擔保模式,或成為可行之舉。“擔保模式解決了信任問題,也更容易被消費者和商家認可。現在京東當當等平臺實際上是用自己品牌為商家做擔保,而不是支付工具,這樣消費者維權成本比較高,如果換成支付工具會好很多”,一位電商業內人士表示。
若推測成行,網銀在線的成長也就和京東開放平臺綁在一起——公開數據顯示,京東2011年開放平臺銷售額26億,今年的內部目標定在了150億元。
推薦閱讀
IT評論員曹悅平認為,18個域名注冊或釋放一個信號,這家全球的搜索巨頭依然將中國作為重點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第三方支付猜想 或再造網銀在線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