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籠罩在虧損陰霾下的獨立團購行業,終于迎來一絲曙光。昨日記者獨家獲悉,團購網站滿座網上月首次實現盈虧平衡,并盈利一元錢,成為業內首家扭虧為盈的企業。從2010年行業開始初步發展,到今天終于出現了盈利排頭兵,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這說明團購行業的春天將至;但也有人認為,“一元盈利”偶然性較強,從長遠來看恐怕只是曇花一現。無論如何,這意義非凡的一元錢,都將為久未出現好消息的團購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一元盈利”之難
從一擁而上到市場冷凍
雖然實現扭虧為盈的事件比滿座網CEO馮曉海此前估計的六七月有所推遲,但看到賬本上的赤字轉為盈余,無論是馮曉海還是他的“友商”們,都會對滿座網實現盈虧平衡感到可喜可賀。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元錢的意義所在,是其為團購行業掃清了“只賠不賺”的陰霾。
從2010年的一擁而上,到今年的大浪淘沙,團購行業作為新興電商模式,經過了發展最為跌宕起伏的一段時期。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團購行業曾經創下了10個月創造10億元市場規模的奇跡,經歷了企業數量從0到近6000家的數量激增,但也遭遇了資本寒冬和持續的閉店潮,最終使總量降至3000家以下,80%的市場份額集中在規模前十的團購企業中。
據團購導航網站團800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國內獨立團購網站規模在今年8月首度突破20億元,達到21.1億元,團購網站數量略有減少,為2938家。
某餐飲企業負責人曾對記者表示,2010年下半年,企業市場部幾乎被團購企業的銷售人員踏破門檻。在逐漸嘗試團購模式后,餐廳的上座率的確有所上升。但從去年入夏開始,企業明顯感覺到來談團購合作的人開始減少。“像我們經過幾個月的雙向選擇,一直與兩家團購企業保持合作關系,一直至今。”在商家看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團購行業經過時間的洗禮,的確已經從不理性的過熱發展冷卻下來。
在大起大落之間,團購行業的市場滲透程度不斷深入,成熟度也不斷提升,惟一不變的就是行業內所有企業都在持續“燒錢”,依靠“輸血”維生。缺乏自身造血能力,成為眾多投資機構不看好團購模式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這“一元盈利”更顯得來之不易。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谷歌今天錯誤地提早發布了2012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其股價下跌9%。谷歌隨后發表聲明稱,提早發布2012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是一家印刷服務公司未經授權擅自提交報告所致。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冷風)北京時間10月18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滿座網盈利1元:打破“龐氏騙局”質疑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