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文
繼京東商城促銷活動遭到“暗中放箭”之后,近日眾多自有電商品牌的商家暗自苦惱,有爆料人士透露,天貓從高層到小二動作頻頻,要挾商家在京東促銷活動與天貓“雙十一”之間二選一,商家再度被推到了“艱難的選擇”的跟前。
接連數次采取不正當的反制措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天貓遇到競爭的無力感,也體現了中國電商競爭由平和再次走向“叢林之爭”。兩年前的“3Q大戰”揭示了一個最深刻的道理,如此“二選一”,最終的受害者將會是廣大用戶,同樣,天貓現在的舉動和意圖,將損害數萬品牌商家和數億電商用戶的利益,從而拖累整個中國電商的行業前進腳步。
欲獨大而排外憂 電商戰國紛爭到來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歷程上,當當、淘寶、卓越等代表著中國第一代電商企業,而隨著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等一大批電子商務平臺的崛起,第一代企業不得不面臨新生代逐漸占領市場份額的殘酷事實,也開始為此憂心焦慮。
據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Q2季度中國電子商務整體交易規模1.88萬億,同比增長25.0%,環比增7.3%。Q2自主銷售為主的B2C交易規模市場份額京東占有50.2%。不難看出,以京東為首的綜合B2C平臺已經威脅到了資歷較老的淘寶,而其B2C平臺天貓欲“獨占山頭”的意愿也被迅速崛起的京東POP平臺轟然打破,新的“戰國紛爭,百家爭鳴”局面漸漸到來,顯然,這是令天貓甚為擔憂的。
天貓選擇在雙節將近的時機反制京東,是抑制不住對競爭對手畏懼的表現,換而言之,一切使天貓商家銷量外流的力量,必將成為天貓反擊的對象。
適者生存 行業需要健康有序競爭
達爾文曾經說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格言真理,無論什么行業,都應該遵守市場規范和應有的“叢林法則”。缺少競爭的環境會是一潭死水,而一家獨大的局面也會成為產業的悲哀。
天貓畏懼的是,京東商城強大的平臺資源和自有物流建設會為自有品牌商家帶來強有力支撐,于是,天貓“關上門”,不讓商家“走出去”。然而,市場化如此明朗的今天,天貓卻不愿意接受競爭對手的正面挑戰,逃避市場帶給企業的多重壓力,這種“心胸狹窄”“市場壟斷”的做法,阻擋了行業亟需傳遞的正能量。
歸根結底,企業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的競爭才能“適者生存”,反之亦然。天貓沒有深刻反思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反而采取了強迫商戶“二選一”的下下策,可以預見最終的結果,不僅不會遏制競爭對手的崛起,反而使自身更加陷入到商家和消費者的“討伐”境地。
注:本文系網友投稿 不代表IT商業新聞網觀點傾向,由文中內容所引發的投資及其他相關行為,本站將不承擔法律責任。
歡迎相關投稿:[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勇氣、決心、洞察力、智慧、能力和職業水準往往被視為評價公司CEO的標準。但有時候他們也會具有某種難以言語的特殊品質。我們放眼全球搜尋具有這種特殊品質的CEO。” 美國科技網站BusinessInsider評選出了全球現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天貓頻頻發難商家 艱難決定要做到何時?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