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窠臼
今年五月的一個早晨,各界名流聚集在鼎鼎大名的“蔚藍海岸”(French Riviera),出席2012年戛納電影節的開幕式。但在頒發金棕櫚大獎之前,科斯特洛登場了,他先是認認真真地講話,介紹Twitter革命的強大魅力、闡述了社交媒體新工具如何重塑商業、社會活動的觀點。接下來,他又以調侃的語氣與臺下觀眾互動。
這其實是科斯特洛的一貫風格。在他登上社交媒體的巔峰以前,科斯特洛是一位職業喜劇演員,今天仍在“即興表演”——只不過與商業有關。他會滔滔不絕地大談公司增長和營收,中間則會插科打渾來個段子,有時做的事情可能還不利于公司業務,得罪投資者,但他卻認為自己沒有什么過錯。
科斯特洛說:“對于公司領導人或CEO的形象,人們腦海中都有柏拉圖式的想象,那些條條框框的確是我無法遵從的。我曾經絞盡腦汁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我不在乎這些。”或許正是這種態度,讓Twitter取得了人們此前難以想象的成功。否則,Twitter可能會淪為商學院研究一家公司創業失敗的經典案例。
今天,Twitter的影響力似乎無處不在,但這家公司在7年前還不存在。由于獲得了風險投資人的追捧,Twitter在短短幾年內一躍成為一家估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全球用戶達1.4億人。盡管Twitter從未對外公布其財務狀況,但估計今年的營收將達到3.5億美元。
計劃上市
Twitter的下一個重大舉措就是上市,知情人士透露Twitter當前目標是在2014年實施IPO(首次公開招股)。另一家社交網站巨頭Facebook雖已成功上市,但卻讓它的股東們損失慘重。Facebook一波三折的IPO交易給整個科技行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也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讓他們重新審視熱門科技公司的潛力。
科斯特洛并不是Twitter的創始人——它是由杰克·多西(Jack Dorsey)、克里斯托弗·斯通(Christopher Stone)、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三人創辦。但今天,科斯特洛卻是Twitter的實權人物,這家公司的經營完全掌握在他一人手中。好友和同事說,他渴望將Twitter的發展帶上一個新臺階。
科斯特洛有過成功的履歷。20世紀90年代初期,科斯特洛供職于咨詢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他當時一再向公司老板描繪互聯網的未來潛力,但他們置若罔聞。于是,科斯特洛和幾位同事離職,共同創辦了自己的咨詢公司Burning Door Networked Media,專門從事互聯網咨詢項目。
科斯特洛幫助創辦并出售了三家公司。Spyonit便是其中之一,它讓人們見證了互聯網給他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用戶通過Spyonit可以監控eBay上面的拍賣活動,看到論壇上的評論何時升級。他與別人共同創辦的FeedBurner則是一家RSS新聞聚合網站,在2007年被谷歌以超過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增長潛力
創辦一家小公司,然后轉手賣給大公司雖非易事,但似乎卻是讓Twitter再上一個新臺階的捷徑。從紙面上講,Twitter的估值接近于100億美元。也就是說,對于Charles River Ventures、Benchmark Capital、union Square Ventures及科斯特洛等Twitter早期投資者而言,他們最有可能的退出戰略便是讓它上市。
不過,在Facebook IPO慘敗收場以后,科斯特洛必須說服華爾街相信,Twitter及其股價可以一直處于上升軌道。科斯特洛的觀眾——華爾街、硅谷和全世界——正在對他的下一個舉措翹首以盼。
有時,硅谷就像是一所學校,而企業就像學生,也是“物以類聚”。Facebook的員工通常是頑固不化的工程師——就像是他們的CEO扎克伯格一樣,蘋果則在那些崇拜喬布斯的設計師當中頗具號召力,而Twitter的員工卻是一幫素喜搞怪但頗受歡迎的“學生”——這種企業文化打上了科斯特洛的烙印。
Flipboard CEO、Twitter前董事會成員麥克·麥丘(Mike McCue)在談起科斯特洛時曾說:“在董事會會議上,他看上去一本正經。但如果是上了臺或是在私底下,他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他會向身邊每一個人展現他那幽默的喜劇天賦。”
科斯特洛絕不是那種古板、過于嚴厲的公司高管。今年夏天,像往常一樣,全球媒體和科技行業的重量級人物齊聚愛達荷州太陽谷的Allen & Company媒體峰會——這次會議被視為“億萬富翁的夏令營”。科斯特洛今年也出席了這次活動——表明Twitter在科技界的影響力日益突出。
人格魅力
科斯特洛記得,一天下午,一位出席會議的公司高管拍了拍他的肩膀,給他看了一段視頻,要是換作別的CEO,看到這段視頻可能會尷尬不已:視頻顯示Twitter一幫員工在公司餐廳內狂舞,背景音樂則是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的流行歌曲《Baby》。科斯特洛卻說,“這簡直太棒了!”說完,他也扭扭腰,像視頻里的員工一樣跳了起來。
Twitter每周都會舉行一次“Tea Time”活動,為員工與高層進行業務交流提供一個機會。公司以外的人會被禁止參加。員工們說,科斯特洛會在“Tea Time”活動上,拿著麥克風站在臺上回答問題。有時會議的主題會很嚴肅,有時則彌漫著輕松的氣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Twitter員工說:“迪克會站在所有員工前面,與他們打成一片。一分鐘以前他還在討論公司營收或媒體的負面報道,但一分鐘后他便開始開玩笑,調侃那些在過去一周里發些有趣Twitter消息的員工。”
有一次,Twitter工程師馬庫斯·菲利普斯(Marcus Phillips)戴著一副眼鏡,身穿一件塞滿東西的襯衫,模仿科斯特洛介紹產品的樣子。科斯特洛馬上拿過麥克風,說“大家都與他說再見吧,這是他在公司的最后一天。”當然,科斯特洛這只是在開玩笑。
戰略迥異
但在公司業務上,Twitter卻絲毫不敢馬虎,有時甚至做出了一些傷害其未來增長前景的決定。蘋果、三星、微軟、雅虎和Facebook等許多科技行業巨頭目前都陷入了專利糾紛,但Twitter在這個問題上卻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今年Twitter宣布了一個名為“創新者專利協議”(Innovator’s Patent Agreement)的項目,協議規定公司專利權歸屬于Twitter工程師和設計師,而非Twitter本身。這樣,如果員工不同意,Twitter就不能用這些專利發起訴訟。
Twitter的隱私策略也迥然不同。今年5月,Twitter在網站上推出了一項新功能,以追蹤用戶信息,而目標則是為那些被“關注”的人提供更好的建議。同時,Twitter還可以讓用戶選擇使用“禁止追蹤”(Do Not Track)功能,即自己的數據不會遭到監控。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白宮公開稱贊了這兩項功能。此前,聯邦貿易委員會曾在隱私問題上不斷抨擊Facebook的做法。
打破界限
麥丘表示,Twitter及其CEO正在打破傳統媒體公司的界限,Twitter既不是科技企業,也不是媒體公司。他說:“Twitter的業務完全與眾不同,我十分贊賞Twitter不對此作出任何解釋的態度。迪克每做一個決定,也遵循著相同的原則。”
Twitter堅決捍衛用戶的隱私權,甚至為了保護“占領華爾街”運動抗議者的身份而不惜違抗紐約法庭命令,與試圖獲得“維基泄密”支持者信息的美國司法部翻臉。
在Twitter創建初期,聯合創始人斯通Twitter在談到公司的發展時曾說:“感覺我們就像是坐在一艘剛剛刷過漆的火箭船上,它突然之間就發射了,我們雙手正緊緊抓住這艘船。”今天,科斯特洛便是掌控這艘火箭船前進方向的“駕駛員”。
科斯特洛顯然并不打算在Twitter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2009年,科斯特洛和妻子洛琳及兩個孩子厭倦了芝加哥的氣候,決定搬到加州居住,并加盟Twitter擔任首席信息官。2010年,在公司聯合創始人威廉姆斯辭職專注于其他項目時,他升任Twitter CEO。威廉姆斯仍是Twitter董事,他和斯通如今掌管著一家創業公司孵化器Obvious。
去年,在科斯特洛的努力下,多西重新出山。此前,由于未能解決工程問題,多西在2008年離開了公司,但這種問題仍然時不時困擾著Twitter。由于員工抱怨多西難以相處,總是在產品方向上改變主意,他在Twitter的地位不斷遭到削弱。
盡管多西仍然參與公司的戰略決策,但不再有人向他直接匯報工作了。多西拒絕對人們與他共事的感受發表評論,但他在一份聲明中稱,他已將科斯特洛看作是Twitter的創始人。多西說:“他對Twitter和公司文化帶來了深遠影響。”
企業文化
科斯特洛雷厲風行的風格是一把雙刃劍,對一家快速成長的企業來說是件好事,但對于那些行動比他遲緩的人而言,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員工說,科斯特洛有時顯得麻木不仁。例如,今年早些時候,為了節省時間,他通過電話解雇了一位在Twitter供職多年的員工,他還將多位股東從董事會趕走。
此外,科斯特洛還對Twitter的第三方應用做出了種種限制,外界認為對于那些曾經幫助Twitter不斷壯大的開發者而言,這一決定好似“卸磨殺驢”。Gartner分析師邁克爾·加滕伯格(Michael Gartenberg)說:“這些人幫助推動了Twitter的發展,但他們現在對Twitter的重要性遠遠不及從前。同樣,蘋果現在更在乎其1000萬用戶的感受,而不是去迎合1萬核心用戶的需要。”
當科斯特洛為某件事一籌莫展的時候,他會用手指狠狠敲擊桌子,好像是在彈一架發不出聲音來的鋼琴。科斯特洛的職業道德乃至喜劇天賦仍然逐步滲透到Twitter的企業文化中。PayPal聯合創始人、Facebook的早期投資者彼得·蒂爾(Peter Thiel)曾經這樣評價Twitter:“你可以在下午6點過后往Twitter辦公室扔一顆手雷,唯一被炸死的人就是清潔工。”
科斯特洛說,他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況:“改變一家企業的文化的確并非易事,但我會以身作則,盡量在辦公室呆到很晚。我會先回家與孩子們共進晚餐,然后在返回辦公室。如果員工知道他們晚上10點加班的時候,我也在,那么工作會更加積極。以后我會在那個時間段到公司轉一轉,與他們進行業務上的交流。”
廣告只是Twitter潛在營收來源之一。2010年從Fox Audience Network加盟Twitter的亞當·拜恩(Adam Bain)說,Twitter消息已經成為“信封”。例如,當人們分享某部電影的消息時,Twitter會嵌入一段視頻,讓用戶可以在Twitter消息流中直接觀看。拜恩說,最終用戶可以在這些“信封”中進行交易,如購買電影票等。
沒有救世主
科斯特洛曾在芝加哥一家喜劇俱樂部當過主持人,這段經歷對科斯特洛的經營理念也帶來了很大影響。在演出中,由觀眾來決定每個喜劇演員的角色,然后他們或是扮演教授,或是扮演學生。例如,在一次節目中,他們不得不證明一個十分荒唐的“原理”——“丑陋的東西下落的速度快于美麗的東西”。
在這家俱樂部工作的日日夜夜,讓科斯特洛學會了許多東西,他現在就將這些寶貴經驗用來管理一家員工達1300人的公司。他很少說“但是”,而是像“是的,…”這樣的用詞,這其實是一種即興表演的原則,可以讓人們去討論一些之前沒有異議的事情。
科斯特洛還說,即興表演教會他如何將問題看得更加透徹。他回憶說,有一次在芝加哥的大劇院,“在一場持續一小時的節目中,我們的表演剛開始7分鐘,我們就意識到今天要出師不利。”
觀眾們開始起哄,不斷辱罵科斯特洛,甚至還試圖將整個劇團趕下臺。“人們尖叫著說,‘快滾吧!’我們又在臺上整整忍受了53分鐘。世上就沒有安枕無憂的事情——沒有救世主會突然出現拯救我們——我們不得不經受53分鐘的煎熬。”
如今,科斯特洛仍在進行“即興表演”,而他掌舵的Twitter同樣難以做到安枕無憂。
推薦閱讀
Viewdle開始是與摩托羅拉移動就收購事宜談判,在摩托羅拉移動去年被谷歌收購后,轉而與谷歌進行談判。這項交易最早可能于明天完成,收購價格可能為3000萬美元至4500萬美元區間的高端。 10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Twitter CEO:改變文化非易事 世上沒有救世主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