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球第二大快遞企業美國聯邦快遞集團(下稱聯邦快遞)通過對盈利預期的調整以及退役部分貨機的方式來表達對全球經濟形勢的擔憂,但對這家剛剛獲得中國國內快遞業務牌照的公司而言,中國市場巨大的增長潛力以及物流業效率提升的空間儼然會帶來更多業務增長以及實踐其供應鏈理念的空間。
贏利預期全面收縮
出于對全球經濟疲弱而帶來貿易量下滑的擔憂,聯邦快遞近日宣布下調其全年盈利的預期。
聯邦快遞將截至明年5月底結束的財政年度的利潤預期下調,將盈利預期從每股6.9美元至7.4美元下調至每股6.2美元至6.6美元;還將截至11月底結束的第二財季盈利預期下調至每股1.3美元至1.45美元,去年同期為1.57美元,這均低于分析師預期。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聯邦快遞能夠針對市場細微的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的運營策略,在快遞市場中做到游刃有余,這值得國內快遞企業的學習。國內快遞市場發展前景樂觀,發展空間巨大,國內快遞企業應積極發掘其中的市場機會,迅速培養在目標市場的競爭優勢,如此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在聯邦快遞CEO弗瑞德·史密斯看來,長期以來全球貿易的總體增長要略快于全球經濟的增長,但過去數月這一趨勢開始消失。
盡管在截至8月底結束的第一財季中,聯邦快遞總收入上升了3%,但盈利有所下降。在該公司看來,“消費者開始選擇更廉價的運輸方式,這種狀況到明年會更加嚴峻。”
聯邦快遞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黃賡9月中旬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影響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因此航空貨運業目前仍處于較為困難的時期,但如iPhone 5等一些新電子產品上市因素的刺激,將帶旺相關產業鏈企業,有助于刺激近期表現疲軟的航空貨運業回暖,開啟傳統貨運旺季之門。
盡管如此,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仍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影響到全球經濟,物流及供應鏈產業亦將受到較大沖擊。
為此聯邦快遞未雨綢繆,開始了其節約成本的計劃。于今年8月份推出自愿離職買斷計劃,同時宣布淘汰24架舊貨機及43臺舊發動機。近期又宣布將停用旗下的21架波音727貨機,轉而以更省油的767-300F及757-200F取代。
中國牌照的機會
對于聯邦快遞而言,盡管洲際間的貨運業務前景不容樂觀,但剛剛獲得中國國內快遞牌照或許是其業務新支點的契機。
9月7日,國家郵政局發布公告,正式批準FedEx和UPS經營國內快遞業務,這是外資快遞企業首次獲得國內快遞業務牌照。根據國家郵政局網站發布的公告,FedEx首批獲準經營的地區包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大連、鄭州、成都8個城市;UPS首批獲準經營的地區包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西安5個城市,分別開展除信件之外的國內快遞業務。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新浪今日向SEC提交SC13D/A文件,該文件顯示,新浪管理層控股公司NewWave持股4,335,962份,由曹國偉代持。曹國偉本人合計控制4,506,430份,占流通股的6.8%。 北京時間9月28日消息,新浪今日向SEC提交SC 13D/A 文件,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邦快遞獲牌后主攻中國市場:收縮贏利預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3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