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資本在電商領域的布局正從核心B2C企業向電商周邊服務產業延伸。從阿里投資寶尊到IDG入股易積科技,再到本月的軟銀賽富千萬美元注資瑞金麟,B2C卡位基本完成且行業進入洗牌階段后,電商代運營成為資本謹慎選擇的一個出口。
不過,無論是代運營企業自身還是資本方,對于行業未來最有潛力的IT系統服務、經銷商模式和營銷服務三大版塊業務的判斷分歧仍舊很大。在行業排名前列的興長信達公司董事長劉磊甚至斷言,電商代運營公司不可能快速取得業務的規模化增加,未來兩三年內也沒有希望出現上市公司。
資本布局代運營
資本在電商代運營行業的布局遠比外界想象的早。2010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成為最早知道“春江水暖”的資本“鴨子”,投資了上海電商代運營企業寶尊。后者成立于2007年,2011年的被曝光的銷售額已達15億元,成為代運營行業的一線公司、華東地區的行業代表。同年5月,IDG注資總部位于廣州的易積科技,投資數額傳聞為千萬元級別。易積成為華南地區的電商代運營樣本。
今年9月下旬,北京的瑞金麟公司宣布獲得軟銀賽富千萬美元投資。有說法稱,賽富方面對這一項目“非常重視”,創始合伙人閻炎親自負責此輪投資。A輪融資后,賽富在瑞金麟所占的股份位于15%-30%之間。
瑞金麟今年的銷售額目標是4億元。按照平均10%的傭金比例計算,公司來自代理的年收入在4000萬左右。其中,代理收入又占整體收入的70%,因此瑞金麟整體年收入在5700萬元左右。
有投資機構人士認為,如今垂直和綜合類B2C“不是那么好做”,而電商周邊產業成為資本不錯的出口。有電商代運營公司高層透露,當下機構投資者在電商上的投資處于“撿便宜”階段。也就是說,不少機構趁著資本環境差和電商資金困難追加投資,以期能以最低成本獲取股份,擠壓前兩年電商高估值時的投資泡沫。“資本認為電商前景還是很明朗的,所以愿意現階段繼續砸錢進去,況且如今價格又那么低。”
上述人士還認為,國內中小企業偏多,傳統企業分布廣泛,IT系統不完善,人才成本高,因此電商代運營確實有相當市場。阿里巴巴副總裁梁春曉曾援引阿里研究院的相關數據稱,2015年國內電商服務業營收規模預計突破1萬億元,并將支撐超過13萬億元的電子商務交易。1萬億規模信相當于淘寶網2012全年的交易額目標。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今天幾個老朋友來看老何。閑聊中他們問:為什么人民幣升值竟然沒好處呢?給電視上那些經濟學家越講越糊涂,能不能簡單直白地講一講,讓我們明白這里面的利與害? 今天幾個老朋友來看老何。閑聊中他們問:為什么人民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代運營成資本新出口 企業三年上市無望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