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準市場空白,2004年成立的母嬰用品互聯網平臺紅孩子迅速崛起。2008年紅孩子的銷售收入逼近10億元,2009年與2010年收入15億元左右。然而風云突變,2011年紅孩子的業績開始出現下滑,2012年更是被爆虧損。就這樣,擁有12家分公司,覆蓋全國16個省市區域的全國母嬰購物平臺陷入了被收購的漩渦。
近日,傳聞稱蘇寧易購有意收購母嬰用品電商紅孩子,只因紅孩子目前虧損嚴重,先前三位投資方北極光、NEA以及凱旋創投均被套牢其中。這一消息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紅孩子曾經擁有輝煌的業績,VC對其趨之若鶩。近幾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紅孩子的電子商務“戲碼”也越來越多,直至2011年年底,紅孩子也加入到電商熱潮中,徹底轉型為一家電商企業。然而,真正進入電商時代還不到一年,紅孩子即被爆出虧損嚴重,或被蘇寧易購收購。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電子商務行業出現泡沫,很多電商企業一味追求規模與上市,不顧虧損瘋狂燒錢。后來情況有變,電商企業上市無望,融資也是越來越難。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紅孩子的投資方堅持不住了。
干實業轉向玩資本
對于紅孩子今天的結局,業內專家認為原因很多。在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看來,戰略不清晰、VC介入、規模擴張過快等綜合因素造成了紅孩子的業績下滑。
“紅孩子的衰敗或許并不在于其從‘兩條腿’(直郵目錄+電商)向純線上B2C、以及從母嬰用品向其他品類擴張的轉型,也并不在于該不該轉。它最大的問題,是在企業從踏踏實實的實業走向了資本布局。”電商行業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對此,魯振旺表示,資本與電商企業是相互依賴的關系,VC進入電商企業是正常的,電商企業的發展的確需要資本的支撐。
“VC進駐紅孩子后,由于所控股份較多,因此參與了企業的具體管理。但VC與紅孩子最初創始人的目的并不一樣,VC具有強烈的逐利性,投資之后就希望能夠快速得到回報,而得到快速回報的最直接辦法就是企業上市。”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研究電商投融資的助理分析師周翔這樣告訴中國商報記者。
周翔認為,VC在進入紅孩子的第一時刻就確定了自己的目標——上市。“目的不一樣,行動也不一樣。電商企業如果要上市必須快速的擴大規模,網絡銷售成為迅速聚集人氣的好辦法。”
據了解,紅孩子自2004年成立以來,最初以目錄銷售模式為主,主要挖掘線下消費者,這種主要銷售模式一直延續到2011年。在最初以目錄銷售為主的三年內,紅孩子一直保持著260%到300%的年均增長速度,2008年紅孩子的銷售收入就已經逼近10個億。然而隨著VC意志的轉移,紅孩子開始朝著純電商轉型,直到2011年年底。但是就在轉型這兩三年內,紅孩子的勢頭一路下滑——2010公司網站和目錄兩塊業務的經營收入與2009年基本持平,而截至2011年12月的營收預計會在12億元到13億元人民幣之間。紅孩子發展后勁明顯不足。
還需要指出的是,在紅孩子轉型期間,最初的三位創始人相繼離開,只剩下一位創始人、CEO徐沛欣,紅孩子真正成為VC的天下。實干者退出,VC上場,紅孩子的目標變了——快速擴張成為其惟一目標。
被VC架空后,紅孩子也迅速加入到電子商務泡沫中。
VC堅持不住了
就在大家都很看好電子商務時,泡沫開始逐漸產生。而企業上市無望,令曾經看好紅孩子的VC開始“見風使舵”。
從2005年開始,三位投資方北極光、NEA以及凱旋創投先后共向紅孩子投入了1.2億美元。這幾年來,紅孩子憑借著這1.2億美元快速擴張其電商業務,并且進行了品類擴張。“品類擴張或者多元化是紅孩子必走的路,也是為上市做的準備,也是其選擇純電商必須走的路。只是這條路上并不止紅孩子一家電商企業,京東商城、當當網分別上線母嬰頻道,這對紅孩子來說是極大的沖擊。”周翔表示。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昨日,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警察局新聞網以“超炫”的風格,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有意思的是,相比國外網友褒貶不一的態度,很多國內網友認為該網站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史上最酷”、“傳說中史上最帥”,這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虧損嚴重上市無望 VC見風使舵拋棄紅孩子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