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卡手續費是否應當下調,銀行和商家的爭論愈演愈烈。
日前國家發改委透露,由其牽頭討論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調整方案已獲國務院批復,并下發了銀行卡刷卡手續費下調的征求意見稿,下調幅度在23-24%。代表商戶的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日更是發表了一份呼吁盡快出臺降低刷卡手續費方案的聲明,引發廣泛關注。
聲明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多年調查顯示,零售行業平均利潤率只有2%左右,而銀行的刷卡手續費就高達0.5%-1%。這種不合理的收費格局,銀行既與商家產生利益之爭,也與當前“拉動內需,擴大消費”、“減少流通環節收費”的國家政策要求顯得很不協調。
但業內人士對此并不完全認同。“銀行的確面臨相關費用的調整,但商戶將刷卡手續費作為壓垮自己的那根‘稻草’也有失偏頗。使用銀行卡可以為商戶節省大量的資金占用成本,加快資金回籠,避免收取偽幣造成的經濟損失等。銀行付出成本收取費用是市場化行為,行政命令干預可能最終會令銀行、商家和持卡人的利益都受損。”在信用卡行業浸淫十余年的專家董崢認為。
三方逐鹿收單業務
實際上,銀行和商家圍繞刷卡手續費產生的矛盾由來已久。
“一方面消費者刷卡消費比例以每年30%的速度在遞增,超市行業平均刷卡消費比例達到35%,百貨、家電行業超過60%,企業每年承擔的刷卡手續費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億。另一方面商家經營成本每年遞增超過15%,利潤水平逐年下滑。”上述聲明稱。
根據2004年發布的《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銀行卡的結算手續費全部由商戶承擔,餐飲行業手續費率約為2%,零售業手續費率約0.8%,超市0.5%。一筆刷卡消費中,發卡行、收單行和銀聯一般按7:2:1分配手續費。
由于發卡行和收單行的“大頭”都是銀行,銀行因此成為眾商戶口誅筆伐的眾矢之的。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銀行卡消費4.82萬億,同比增長32.6%。半年報顯示,16家上市銀行的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占總手續費收入、總營業收入及稅前利潤比例的算術平均值分別為18.8%、2.9%和5.4%,但未顯示刷卡手續費收入在其中占多大比例。
除了銀行,銀聯也是刷卡手續費的主要受益方。銀聯功能之一是當持卡人刷卡時,銀聯將收單機構發送的授權請求報文轉發給發卡行,接收到發卡行做出的授權應答后,再將其轉發給收單機構;之二是在每個清算日,為各銀行清算交易資金和手續費提供清算依據。此外,銀聯自身也有提供收單服務的機構,銀聯商務,與銀行在收單市場直接構成競爭。
“除了銀行和銀商,第三方支付也開始做線下收單業務,不過要通過銀行或銀聯的渠道,如果是連接銀聯,就跟銀行一樣收其中的2,如果是連接銀行,要看如何算,就和銀行之間分這個2。所以刷卡手續費下調也會影響到第三方支付的收益。”一位支付行業人士稱。
費率標準執行不統一
業內人士透露,銀行卡手續費下調方案最早將于今年國慶后由各大銀行推行實施,最遲不會超過明年春節前夕。由于目前還在征求意見階段,最終調整幅度可能還有變化。
“銀行卡部門現在面臨很大的壓力,本來利潤就薄,刷卡手續費再降就更沒收益了。”一位國有大行信用卡部門人士感嘆道。
他認為,商戶將刷卡焦點放在銀行收費上,但忽視了銀行卡受理市場的培育、POS機具的成本、客戶占用資金的成本、商戶的資金清結算服務等都是銀行付出的成本。“國際上刷卡平均扣費率也要1%左右,但他們商戶的POS機不是租用,就是自己買,國內都是免費提供給商戶的,這些因素都要考慮在內。”
實際上,由于按照規定對不同類型商戶手續費收費標準不同,大量應歸為高扣費率的商戶通過欺騙手段或者被收單機構“包裝”成批發類或公益類商戶,享受較低費率。
“各收單機構間的競爭實際上會導致費率標準執行不統一,比如一家餐飲企業要裝POS機,本來收單機構是應該按2%的費率,但一家機構說你的營業執照里有零售,那我可以按零售的標準收你0.8%,另外一家機構說我直接給你降到0.5%,那商家會選誰?這實際上是一場混戰。”董崢說。
他認為,即便在現行收費標準的基礎上普降25%,在執行層面仍然存在標準的不統一,最終刷卡費率將“降無可降”,銀行提供的服務也會越來越差,商家和持卡人也會受損,而整個銀行卡產業也無從發展。“刷卡手續費的調整,更多的應該依賴于市場的自我調節”。
推薦閱讀
于是一批幫助商家制作Passbook卡券的服務也隨著iOS6更新浮出水面,如Passdock,PassSource,PassK.it,Passhop等。 蘋果今天放出了iOS 6,包含全新地圖,支持蜂窩網絡的FaceTime等200多項大大小小的更新。而其中用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刷卡手續費下調銀行商家持卡人利益都受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3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