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民生銀行A(600016.SH)、H(1988.HK)股分別下跌1.57%、1.87%。所有中資銀行中,民生銀行H股跌幅最大。
同日,香港經濟通數據顯示,民生銀行H股沽空股數1237.95萬,沽空金額7813.3萬港幣,占總成交額比例從上周五的13.55%升至27.91%。
“為降低買入成本,六月份我們少量購買了等額的三年后交割的賣出看跌期權(賣出淡倉)。記者不懂賣出淡倉屬做多,與買入淡倉不同”。
對于本報9月14日獨家報道《雙面史玉柱:民生銀行沽空真相調查》,史玉柱于15日通過微博做出回應。
一名為長余量化對沖投資基金的人士在微博中亦對史玉柱的說法給出質疑:“史到底是賣出還是買入看跌期權?沒說清楚?求高人指點。”
17日,記者專門就此采訪港交所,對照相應答復,如史玉柱聲稱的賣出看空期權屬實,則他對民生銀行H股看好。但問題是,此前他曾表示賣出淡倉,據港交所回應,這一行為又純屬賣空,因賣空須先借入要賣空的股票。
史玉柱做多疑云
今年6月,史玉柱著手建立民生銀行H股淡倉時,有關其與國際大行對賭便在坊間流傳,有媒體斯時對史玉柱民生銀行H股操作動向給予報道,這一切源于史發布的一條微博。
史玉柱6月7日發微博稱:“香港的投行金融產品很豐富。比如,投資者在二級市場買入某股票或認股權(好倉)時,同時向投行承諾:三年后的今天,如果股價低于現在股價的50%,投資者就向投行支付金額=現在股價的50%-3年后的股價,該行為(淡倉)可大幅降低買入股票的成本。”
該微博發布后就被質疑其表述模糊,除對其所持金融衍生產品屬性難以準確判斷外,更無足夠證據證明史玉柱自今年6月開始逐步加碼的淡倉中,一定就包含其在微博上公開宣傳的那種類型的衍生品。
因史玉柱并未詳細披露與國際大行就民生銀行H股股價對賭協議的具體內容。所以將史玉柱持有民生銀行淡倉,與其賣空看空期權聯系在一起,并無切實證據。
史玉柱稱其所建立淡倉是賣出看空期權,但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國際大行發行的認沽認購權證及牛熊證中,民生銀行H股沒有一只認沽權證設立發行,也沒有一只熊證存在,民生銀行H股的購沽、牛熊比例均為100%。換言之,國際大行沒有一家公開對賭做多民生銀行H股。
由此產生的問題是,且不論史玉柱是否有資格賣出看空期權,從現有的產品信息看,根本無法找到史玉柱的交易對手。
單純從產品設立屬性看,國際大行設立認股權證、牛證,代表國際大行看空,與個人投資者在市場上對賭,反之,國際大行設立發行認沽權證、熊證,則代表其看多。
深圳一位長期做港股交易的人士告訴記者,“在香港發行權證是需要牌照的,史玉柱是否有發行設立相關金融衍生品的資格還是個大問號。應該是他暗中和某些國際大行簽訂對賭期權,把手中的股票質押給國際大行,以用于開展民生銀行的沽空業務,類似國內的融券業務。”
史玉柱淡倉真面目
史玉柱關于賣出淡倉為積極做多之說,則被指挑戰市場對香港好倉、淡倉基本概念理解的底線。
港交所對淡倉的定義是,假如你:(1)根據借貸協議借入股份;(2)你有責任賣出相關股份;(3)如相關股份價格下降你有權收取款項,或如(4)如果相關股份價格下降,你有權避免損失,那么你就屬于淡倉。
史玉柱向港交所提交的權益披露數據顯示,自2012年6月4日起,史玉柱持有的淡倉比例逐步上升,淡倉占總股份比例從0.19%升至9月6日的0.65%,如史賣出淡倉做多之說屬實,那么,其所持淡倉比例應有所下降,但實際上,史玉柱所持淡倉比例在升至0.65%后就一直沒有變動。
由此觀之,截至目前還無法看出史玉柱有任何積極做多民生銀行H股的動向。實際上,今年上半年以來,史玉柱不僅沒有做多,反而是在做空民生銀行H股。
民生銀行8月23日披露的半年報顯示,“Vogel Holding Group Limited(由史靜女士全資擁有)持有本公司3.44 億股H 股之好倉(其中的1320萬股H 股乃涉及以現金交收的期權)及3760萬股H股之淡倉(其中的1320萬股H股乃涉及以現金交收的期權)”。
上述信息表明,史玉柱持有的3760萬股H股淡倉中,僅有1320萬股涉及以現金交收的期權,余下2440萬股屬于從國際大行手中借入的民生銀行H股,用于在二級市場直接拋售。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互聯網如今已進入拼爹時代,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在微博中稱:“這不是個好現象,也對生態系統不利。好在干孩子不能主導自己的命運,也賺不了大錢,所以牛人還是創業吧!創新工場決不控制創業者,不做干爹,愿意做創業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史玉柱被疑做空民生銀行 港交所談淡倉規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