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出版了研究報告“手機惡意軟件現狀調查”。他們在報告中指出:手機惡意軟件的威脅已經到了“兵臨城下”的階段了。
手機惡意軟件分類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團隊將手機惡意軟件分成了三個大類。這三類軟件的行為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在提問前首先了解一下這三個分類的具體特征:
惡意軟件: 以盜竊數據、毀壞設備或騷擾用戶為目的植入手機中。攻擊者通過欺騙的方式誘使用戶安裝惡意程序或利用手機漏洞遠程下載并安裝惡意程序。惡意軟件不會合法的告知受影響的手機用戶。
此類軟件包括木馬、蠕蟲、僵尸網絡以及病毒。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認定惡意軟件是非法的,發布和傳播此類軟件將被判刑。
個人間諜軟件: 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比如定位信息或一定時間內的文本短信息內容等。攻擊者會接觸到用戶的手機并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安裝個人間諜軟件。
個人間諜軟件會將受害人的信息發送給安裝軟件的攻擊者,而不是發送給軟件的制造者。比如老公可以將該軟件安裝在老婆的手機中。在美國,這類軟件是合法的,因為它并不存在欺詐用戶的行為。
個人間諜軟件忠實的旅行了自己的義務,并且完全符合購買者購買此軟件的真實意圖。但是,在手機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此類軟件植入用戶手機中,有可能涉嫌違法。
灰色軟件: 此類軟件屬于合法軟件,它收集用戶的數據用于市場分析或改善用戶體驗。灰色軟件會收集用戶的數據,但是軟件的開發商這樣做并不是出于惡意。有些灰色軟件的功能相當實用,也確實受到不少手機用戶的喜愛。
灰色軟件的開發廠商可能會再隱私策略條款中解釋這種數據收集行為,但不一定足夠清晰明確。因此灰色軟件實際上是游走在法律邊緣的一類軟件,是否合法完全依賴用戶是否對其提起訴訟或投訴,以及軟件的隱私策略條款是否嚴謹。與惡意軟件或個人間諜軟件不同,灰色軟件如果被判定非法,其開發廠商會受到罰款的處理而不是針對個人追究法律責任。
但是,就算一些流行的灰色軟件是合法的,一旦用戶知道這些軟件在收集用戶數據,也會有反抗情緒。因此手機應用軟件市場對于灰色軟件的態度,只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推薦閱讀
在2012年全球網商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發表了對未來電子商務趨勢判斷,他認為小就是美,Smallisbeautiful,未來的企業小和好更關鍵,也更加靈活。 9月9日,在2012年全球網商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手機惡意軟件威脅已經到了兵臨城下的階段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