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運營商或將迎來新的攪局者。
近日,互聯網巨頭谷歌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推出互聯網寬帶服務Google Fiber(谷歌光纖),正式涉足基礎網絡領域。谷歌承諾,該服務的互聯網接入速度要比傳統的美國有線電視及電子通訊公司的服務快100倍。同時,新服務將具備多種特性,如用戶可一次性錄制8部電視劇,并存儲最多500個小時的高清節目等,此外用戶還可使用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作為語音激活遙控器。
據悉,谷歌從2011年開始在堪薩斯城投資鋪設光纖,并曾在2010年邀請各大城市幫助找出愿意參與該項目的社區。此次正式推出互聯網寬帶服務Google Fiber,意味著谷歌的布局已初步完成。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標志著谷歌作為互聯網企業,正式開始進軍基礎電信領域。
微信的異軍突起已經讓電信運營商感到深深的不安
無獨有偶,國內"企鵝"騰訊最近的新動向,也讓電信運營商異常不安。騰訊近期推出了微信最新4.2版本,該版本新增的實時視頻/語音通話功能,具備了與Skype等類似的網絡電話(VoIP)服務功能。而在此之前,微信能夠實現的語音功能還不是同步的,與電話通話還有著較大的區別。
有觀點認為:谷歌、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將觸角伸至基礎電信領域,意味著傳統電信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將承受更多來自互聯網企業的威脅。未來雙方的"勢力范圍"將會越來越模糊,而電信運營商在這樣的沖擊之下,該如何應對挑戰,讓人擔憂。
互聯網沖擊波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開始和基礎電信運營商有了更多的交集。與此同時,互聯網企業進入基礎電信領域的政策環境也愈加寬松。工信部此前發布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提出民間資本進入電信業的八大領域和五項措施,意味著電信業正式對民間資本亮起了"綠燈".其實,在政策大開方便之門之前,互聯網對電信基礎領域的"入侵"便有了端倪。
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依托于移動互聯網的移動IM規模水漲船高。而移動IM短信、通話、朋友圈等豐富功能,對傳統電信運營商的短信、彩信甚至語言通話的沖擊,也越來越明顯。今年上半年,中移動短信使用量為3742億條,同比大減約49%.另一方面,國內移動IM市場卻是增速喜人。根據CNNIC發布的《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移動IM用戶規模達4.45億,比2011年底增長了3005萬,增長率為7.2%.
移動IM規模的激增,源于其為用戶提供了比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短信、語音產品更高的價值。微信等移動IM產品均可以在網絡上免費下載,即使是下載至手機客戶端,用戶使用之時也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上網流量費用。此外,目前諸如微信等已經具有實時免費語音對講的功能,讓用戶可通過手機即時在線語音聊天。這樣不僅能夠滿足用戶最基本的通信需求,還能幫助用戶大大降低相關的通信費用。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美立客”銷售的貨品雖然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國品牌,但是有很多由中國和越南的制造商代工的,例如SMITH品牌和BONES品牌都已在產品說明里標明產自中國。 你知道嗎?淘寶上有一家賣美國貨的網店,老板是原來美國商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巨頭蠶食電信運營商領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