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機構香櫞——中國商界的“公敵”?
自8月27日李開復炮轟做空機構香櫞以后,更多的人加入了戰團。
近日,李開復發布了一封公開信,其題目叫作《中國商界領袖聯名譴責Citron》,包括21名投資人、18名企業高管、4名投行人士和18名創業者。一場聲勢浩大的抗議在公眾眼球下拉開了帷幕。盡管支持聲不絕于耳,也有人以批判的態度指出,“他們中80%都被中概股做空者砸了飯碗”。
一些聲音則質疑了李開復的個人炒作和論戰背后的整套運作。
但有簽名者回應說,“這件事沒有私下策劃,就是一呼百應。”比如,青云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兼CEO葉東,在接到李開復在亞杰商會內發布的簽名征集郵件后,毫不猶豫地加入了聯署。
乾龍創投、起點創業營創始合伙人查立表示,針對中概股被做空,與李開復的交流已有多時,在事先不知情的情況下,自愿選擇了簽名。
做出同樣選擇的還有華山資本合伙人、展訊通信創始人陳大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他開門見山地說道:“這跟我們公司的利益有切身關系。大家都知道中國公司連遭攻擊對吧?展訊就是去年六七月被渾水攻擊過的一家”。
而據本報記者了解,名單上的創業者,幾乎都來自于《創業家》雜志社社長牛文文創辦的黑馬營。
在一些創業者看來,李開復的做法很勇敢,鄉土鄉親的創始人趙翼認為,這不太符合常規意義上的中國人的行事方式。在他的眼中,中國的創業者往往內秀、不自信。另一位創業者表示,在國內對財務作假一類的事情司空見慣,看到渾水、香櫞等公司質疑中概股的時候,甚至會天然地覺得他們的質疑合理。
李開復說,“簽名人肯定是有選擇的,當然有些人并不愿意。”
搜狗CEO王小川無疑是聯署人中最出乎意料的一個。他回應本報記者提問時說,“開復牽頭的這件事大方向是好的,簽名有何不可?”搜狗內部人士也表示,香櫞做空報告里對搜狗的描述確實令人啼笑皆非。李開復在微博私信對王小川“愿意去回應一個把你們捧上天的公司”表達了尊敬。
實際上,李開復也聯絡過產業鏈上的其它機構,包括兩家對沖基金和5家投行,它們給出的回復大致是,香櫞這樣的公司沒有必要去搭理,“我們做投資都會做自己的調研,看自己的報告”,一家投行負責人告訴李開復。華興資本CEO包凡和易凱資本CEO王冉等四位投行人士則位列抗議名單當中。
9月5日下午,李開復微博再次更新,稱俞敏洪、孫陶然等五名商界人士亦加入聯署陣營。眾所周知,新東方教育集團七月末遭遇渾水公司的狙擊,剛在風口浪尖走了一遭。對于俞敏洪簽名的姍姍來遲,李開復告訴本報記者,俞敏洪前幾天沒上微博,看到之后立即同意簽名。
本報在此之前已聯系俞敏洪采訪,他本人未作出正面回應,但新東方公司方面表示,由于尚在接受SEC調查,調查內容包括VIE結構和渾水報告,遵照SEC規定,在此期間不能對相關事件發表任何評論。“俞敏洪在抗議書上簽字是一回事,但主動發表言論是另一回事。”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
論戰收兵?
李開復與香櫞大戰三個半回合,戰斗檄文往來七封。截至記者發稿時,香櫞還未回復李開復9月4日發布的第四封公開信。隨著周末的到來,這場論戰雖未鳴金,但已有了收兵的預期。
李開復認為,目前的效果已經達成了他的目的,“至少會引起美國人的關注,了解香櫞的不實之處,下次它再想發動攻擊恐怕沒那么容易了。再者,中國企業以后會有些意識,遇到情況可以發出自己聲音。”
對于這個預期,查立略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抗議香櫞事件對中國市場的意義遠大于對美國市場
——倡導市場化,不需要過多監管和政策法規,市場法則也能自然形成。正是如此,香櫞和抗議香櫞的聲音才可以存在。查立說,“這場游戲在美國沒什么,在中國就很敏感。事情的關鍵在于教育中國”。
對于論戰可能達成的效果,趙翼說,“這不會是一件短期內見分曉的事”。但至少讓中國的創業者和投資人聯合了起來。更重要的是,創業者在香櫞們前面有了更多的危機感,反而會促進行業自律,敦促中國的創業公司遵守游戲規則,并且懂得用規則保護自己。
而下一步怎么走,李開復并沒有明確的計劃,“沒想那么清楚,邊走邊看吧”。雖然創立了“香櫞詭計”的網站,但維護起來恐怕太耗精力,更不用說請調查公司之類。
王小川向李開復提出了一個建議,“香櫞詭計”指向安德魯·萊福特及其做空公司,針對點有偏差,如果將重樹中國企業的信譽作為主旨,效果會更為持久。
但李開復是否還需要在這上面繼續做文章,人們不得而知。
在實戰層面,陳大同則透露,已有數家中概股公司準備對不實的做空行為提起法律訴訟。
美國上市的遠慮近憂
“因為我們投的項目,80%都是要去美國上市的;長期來說,美國市場的氛圍肯定會對我們產生影響。”李開復在多個場合公開表明了自己的抗議緣由。
葉東透露,青云創投所投的公司在海外上市已經深受影響:一方面,已上市公司的市值大幅縮水,而投資方手中還持有股票;另一方面,準備上市的企業障礙重重,其中之一在去年香櫞狙擊中概股時“躺著中槍”:這家公司的上市路演撞上了知名的東南融通事件,香櫞得手之日,距離其預備上市日僅有兩天。葉東說,“從那以后,中概股就一直籠罩在陰云之下。”
這位專注于環保產業的投資人還認為,從長遠來看,中概股風波對美國資本市場也是不利的。此前,中國占據了美股上市公司數量的第一把交椅,“特別是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的上市公司,在2009年和2010占了很大部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如同部分中概股利用跨境信息不對稱和跨境監管不暢,制造虛假信息在境外獲取融資,2010年以來,香櫞等境外做空機構對中概股做空,同樣利用的是跨境信息不對稱。 近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等66位投資家和企業家>>>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