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王鑫1月14日報道
互聯網盛產“碎片信息”。想要為讀者減輕信息超負荷的問題,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嘗試了兩條不一樣的路。
以《經濟學人》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他們相信,越是新聞快速生產和各類觀點盛行的時代,憑借專業的報道和價值判斷,他們越能為讀者還原新聞事件的真實面目以及背后意義。
對于雅虎這種門戶式的網絡媒體而言,利用他們所擅長的技術操作,是否也能從另一個層面為讀者提供更“精細化”的內容?
就在上周,雅虎宣布推出新聞閱讀應用YahooNewsDigest。這個應用的思路取自于雅虎去年3月花3000萬美元收購的Summly,即利用技術算法,為用戶提供經過提煉的新聞內容,而不是將長篇或者各類新聞鏈接堆砌在用戶面前。
NewsDigest的功能,在美國東部時間每天早晨八點和下午六點,分別向用戶發送八條左右的“今日要聞”。按照雅虎的新聞價值判斷,這早晚共16條左右的新聞包括了一位讀者每天最需要了解的重要新聞。
對于國內門戶新聞產品的借鑒意義,當然不是雅虎這種“每日必讀新聞”式的推送方式,而是利用技術和人工操作,對這些新聞信息的多視角整理,構成了雅虎所理解的“移動端新聞展示方式”。
雅虎如何在移動端展示新聞元素?
在應用的新聞列表中點擊標題,將會進入該新聞的主要信息展示。主要的層級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圖片+標題+新聞摘要。這些構成一篇新聞最重要的內容,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讀者,今天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采訪對象的直接引語用彩色字體突顯。這是該新聞應用的一個亮點。對于讀者而言,無論是新聞當事人,還是相關人士,一個人說的話往往最能突顯事件的看點,也有利于豐富新聞的視角。
3.視頻素材。添加視頻是多媒體報道中必備的重要元素,用視頻補充新聞背景,閱讀門檻低、也更容易加深對新聞的理解。
4.深度閱讀。為了滿足一些讀者對新聞事件更深層次的解讀需求,來自媒體的長篇和深度報道依舊是重要的內容補充。需要在新聞素材中提供一個閱讀入口。

5.維基百科。用于補充新聞事件相關的背景信息。以昨日舉辦的金球獎為例,維基百科的作用在于告訴用戶,金球獎是什么樣的獎項,這個獎項的發展歷程。一些在常人看來習以為常的信息,如果能補充到更多細節,往往會讓讀者產生學到更多細節的成就感。
6.Twitter等社交網絡信息。包括媒體的Twitter報道,或是新聞事件當事人發布的Twitter信息。
7.圖片庫。能夠用于展示或豐富新聞內容的圖片庫,這些對于普通讀者而言,想要全面地獲取這些信息也并容易。媒體則可以利用這方面的優勢,豐富信息的構成。
8.眾多新聞源鏈接。對于任何一個重大新聞,各大媒體如何報道和解讀?該篇新聞都利用了哪些報道的素材,這些都將在新聞的最后位置進行展示,用戶也可以點擊感興趣的新聞進入閱讀。

除了以上內容,一些新聞根據內容需要,還會提供地圖信息展示,告知新聞發生的地點,或者股價信息,展示企業相關的股價動向等。
當然,在雅虎的該新聞應用中,除了重要的十幾條新聞外,用戶也可以點擊更多新聞,獲取其它的內容。這些“更多新聞”雖然沒有像那些重要性更高的新聞一樣,提供那么豐富的信息補充,但同樣也進行了一些簡化。
門戶新聞應用的反思
雅虎的NewsDigest應用是否就真的代表移動端新聞未來發展的走向?這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其實就在產品發布不久,就有其它媒體指出,該應用在AppStore中涉嫌虛假評論,即存在“假冒好評”。
此外,也有評論認為,在倡導新聞個性化閱讀的今天,雅虎竟然還用固定化的新聞推送方式讓大家看到同樣的新聞,而不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想看的內容,這種產品思路并不適合雅虎這種用戶群如此廣泛的媒體。
所以,對NewsDigest的借鑒,更在于其對移動端信息展示的思路,即門戶如何將海量信息結構化地呈現給讀者,無論是借助技術,還是技術輔以人工操作�?傊�,目的是讓讀者在更低地閱讀門檻之下,更方便和快捷地對新聞內容有更清晰地了解和思考。
對于內容生產和加工者,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除了內容報道本身,也許在對技術的靈活運用層面,在移動時代可以多一些嘗試。
推薦閱讀
日本AV在國內的互聯網跨界撈金成了一種新的趨勢,而各大互聯網公司仿佛為了“斗艷”似的,開始“拼AV”。2013年的新聞客戶端產品沒有在“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門戶新聞應用該向雅虎新應用學什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40114/29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