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變革時代,人員流動最是頻繁。這邊廂傳統銀行業有30多位“董監高”等高管辭職,那邊廂證券業也上演了人員紛紛離職潮。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有4位券商高層相繼離職,分別有國海證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彭思奇、國泰君安副總裁顧頡、開源證券總經理王兆華以及東興證券的副總經理高健。
據稱,銀行高管離職的主要原因多半是互聯網金融的挖角所致。而證券行業的離職高管則沒有透露具體的最終去向,記者也無從得知他們下一步行動,但是對他們所在的公司來說肯定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國泰君安人才流失嚴重
相比其他蓬勃發展的券商,老牌券商國泰君安不斷出現人事震蕩。在距離原董事長萬建華被免職不到半年時間里,再次有高管離職。
就在9月29日晚間,國泰君安發布公告稱,顧頡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至此,除上述兩人外,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里,累計有6名高管人員及資管、研究團隊的骨干力量相繼離開國泰君安。
顧頡是國泰君安證券[微博]資產管理公司曾被媒體稱為“鐵三角”的最后一人,去年還曾經傳出他將繼任總裁一職。
根據公開資料,27歲時顧頡出任過姚剛任職國泰君安總裁時的秘書,后又在外資機構做過資產管理。在任國泰君安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時,顧頡將國泰君安的資產管理公司做到了業內最大,管理的資產逾5000億元。
2011年,顧頡升任副總裁主管資產管理和研究所。2014年6月,時任國泰君安總裁陳耿辭職,當時就有媒體稱其因為“裸官”問題而從證券業高管一線退下的“第一人”。其時,顧頡曾經被媒體認為是繼任的有力人選,但是在9月,上海國際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楊德紅空降擔任總裁一職。
時至今年8月,國泰君安另一位副總裁王松接替楊德紅成為新總裁,而這一次并沒有傳出關于顧頡的任何消息。
已經離職的顧頡、萬建華在證券行業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曾推動了國泰君安創新業務以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那么,他們離職后的國泰君安是否還能繼續保持優勢?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開源證券一把手離職
開源證券于今年4月30日登陸新三板,成為新三板的第三家券商,但上市半年后,一手推動開源證券發展上市的總經理王兆華卻宣布離職。
王兆華可以說是開源證券的一名老將。2008年他就在還是公司前身的陜西開源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擔任總經理,隨著公司改制和業務范圍擴大,他一直擔任開源證券的總經理。此外,他還擔任了前海開源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在他的帶領下,開源證券發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6億元,同比增長397.63%,凈利潤2.99億元,同比增長1105%。去年上半年,開源證券還以其15945.9%的增長率排名第一。
開源證券公告稱,陶娟繼任公司總經理,任職期限為三年。記者了解到,陶娟曾經擔任西部證券副總經理,今年2月從西部證券離職,陶娟的到來能否延續發展的速度還有待檢驗。
東興證券和國海證券副總雙雙離職
10月14日,東興證券公告稱,其公司副總經理高健因個人原因離職。
高健先生,1965年出生,碩士研究生,曾任中信證券投資銀行部高級經理,國信證券投資銀行總部上海一部總經理,以及上海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副總經理,愛建證券副總裁,東興證券助理總經理,兼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等職位。2012年7月至今任東興證券副總經理。
高健長期負責投行相關的業務,但是其投行業務并無多大優勢,在公司的貢獻并不大。受新股發行節奏影響,近年來東興證券投行業務收入也波動較大。2011年~2014年,東興證券投行收入分別為2.39億元、1.89億元以及2.28億元,收入占比分別是8.77%、9.29%以及16.72%。從公開數據來看,東興證券的投行收入貢獻越來越小。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地方性中型券商,東興證券大力發展融資財務顧問業務,2013年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的排名位居第9名。
與此同時,為了平滑投行受政策影響較大的原因,東興證券大力發展場外市場。截至去年年末,東興證券已經為15家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并與145家企業簽訂掛牌協議。
到目前為止,東興證券并未發表公告,誰將來接替高健的職務,但是繼任者能否延續優勢項目,大力支持場外市場項目從而提高投行業務收入將是一個未知數。
與高健不同的是,國海證券辭職的副總裁彭思奇擔綱的是財務工作,同時兼任旗下多個公司董事長以及法人。9月14日彭思奇因身體原因申請離職。
推薦閱讀
由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協鑫集團重組包裝后“復活”的*ST超日(現名“協鑫集成”,002506.SZ),已成為A股上市公司中賺錢最快的一家光伏公司�!�>>>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97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