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顏 北京報道
2007年8月21日,深圳市創東方投資有限公司成立,10月26日,深圳市創東方投資有限公司第一期基金“深圳市創東方成長投資企業(有限合伙)”正式成立。
“公司成立之初只有四個人,包括我本人,張輝賢、杜薇。”創東方總裁肖水龍接受采訪時稱。
讓肖出乎意料之外的是,4年間,創東方已經完成了10個IPO項目,已經管理了共9支基金,管理資金超過25億元人民幣,投資了50余個企業。這些業績讓業內不得不刮目相看,但同時,對這支年輕的基金而言,考驗也同時存在,在如林的PE市場,如何持續保持業績,如何夯實其競爭力。
這也是創東方掌門人肖水龍一直思考的問題。
最早的創東方創始人團隊,綜合了同濟大學和深國投雙重背景。肖水龍本人在深國投負責投資業務數年時間,期間并頗有建樹,其他幾位創始團隊也具有豐富的投資經驗。
如果細細研究創東方的投資路徑和投資名錄,不難發現,早期創東方所投資的項目中,和其他投資機構合作聯合投資的案例較多。比如在其已上市項目中,維爾利是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國信弘盛投資領投,先河環保是緊隨紅塔創投之后,太陽鳥則是達晨創投投資四個月后創東方進入,金鳳凰也是和達晨創投一起投資的。
2011年12月27日,信中利集團和創東方聯合投資龍文教育,兩家投資機構以4.5億元入股,成為了本土教育培訓行業最大一筆PE投資案例,要知道,在此之前,龍文教育因其有良好的現金流一直受到很多PE機構們的追捧。
負責龍文教育項目的信中利合伙人張晶私下也透露,愿意和創東方一起投資,是認為肖水龍為人謙遜忠厚,做事低調務實,而兩個基金之間,也能夠相互互補。
“四面十方”的投資邏輯
肖水龍將創東方投資考察項目的總結成了“四面十方”的標準,即第一面,首先要看準一個團隊;第二面,發掘兩個優勢,尋找優勢行業中的優勢企業;第三面,弄清三個模式,業務模式、盈利模式和營銷模式;第四面,關注四個指標:銷售收入、凈利潤、銷售凈利率、利潤增長率。
很多項目也凸顯出了創東方在項目判斷上的獨特眼光。對于市場上的火熱項目,肖水龍表現得比較謹慎,并不隨波逐流。
例子之一是在肖水龍對去年十分火熱的電子商務投資領域就持有自己的見解。肖水龍認為,電商公司不能夠依賴大規模風險投資不斷燒錢而不賺錢,公司應該回歸商業本質,以追求盈利為發展基礎,甚至直言有些機構在這個領域的投資思路需要反思。而創東方近期剛剛敲定
了廣東省的一家服飾類電商公司的投資也凸顯了他的思路。
這家公司針對的是童裝領域,公司創立也就僅有一年時間,去年上半年獨立的B2C商城正式上線。盡管在媒體上還很難見到這家公司鋪天蓋地的廣告,但其以創新的商業模式、獨具特色的配套服務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讓肖水龍頗為心動的是這家公司和其他電商公司普遍做法不同,它并沒有進行大規模融資,也沒有用花高價引入流量的方式,而是依靠公司本身準確的市場定位、合理的價格策略而求得生存空間,并據此實現了小幅盈利。
肖水龍也認為,創業階段的互聯網公司不能過于小資,大手筆的廣告費、高昂的薪酬待遇、舒適的辦公條件等并不適合,他認為,互聯網公司應該更多地專注于產品和服務,不能將命運純粹寄托在用極高的廣告費砸出來的模式上。
再比如對于農業投資,盡管近兩年現代農業被許多投資機構熱捧,他卻依舊強調要將風險放在第一位,并提出了“找兩頭,棄中間”的思路。具體而言,“兩頭”就是種子業和加工業,種子業有技術含量,可以發展為產業化;而加工業容易做品牌,價格波動小,不受天氣影響;所謂“中間”就是種植養殖業,這個行業靠天吃飯,附加值較低,也就缺少競爭力。所以截至今日,他只投資了武漢國英利業一個農業項目,這就是他和當前農業項目的緣分。
肖水龍向來善于總結,除了上述“四面十方”的考察標準外,肖水龍還有一個“果樹理論”頗為知名,他認為,如果把企業比喻成一顆果樹,投資就是促進果樹成長、開花、結果。果樹需要澆水施肥,這就是注入資金;需要除草松土,這就是規范內部管控;或者還要修枝,這就是優化業務;繩子則是連接社會資源。
這些非常通俗直白的投資理念或在其他機構難以見到,但在創東方內部則非常普遍。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創東方4年:10個IPO之后拼什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211/2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