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熊取膽業應被淘汰,而不是替代不替代的問題。”21日下午,動物保護組織亞洲動物基金中國區對外事務總監張小海在媒體溝通會上明確對記者說。
會上,亞洲動物基金公布了一段拍攝于2009~2010年的紀錄片,片中顯示,所謂合法的養熊場,目前仍存在使用鐵馬甲、小鐵籠和虐熊等情況,養熊戶更是用骯臟的容器把熊膽汁干燥成片后碾碎,直接用廉價空膠囊封裝。視頻中甚至還出現了烹飪熊掌的鏡頭,令人感到觸目驚心。該紀錄片由熊君慧、涂俏、陳遠忠三位媒體人制作。他們歷時4年,跨越6省,暗訪了眾多養熊場。紀錄片完整版將在近日公之于眾。
而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在上周的媒體溝通會上說,“如果真的有這樣的養熊場,請公布這些地方”。
熊君慧說,由于養熊場不對外開放,拍攝中遇到了不可想象的困難和危險。活熊取膽這個行業極端殘忍。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養熊業的合法化,讓眾多毫無衛生和安全性可言的熊膽制品進入市場。
針對中國中藥協會此前指責亞洲動物基金背后有西方利益集團支持的說法,亞洲動物基金創始人謝羅便臣(Jill Robinson)回應說,亞洲動物基金并沒有商業和政治的目的和意圖,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終止中國的養熊業。
“雖然養熊場場主不斷改進了養熊的技術,但活熊取膽仍然殘忍可怕。”謝羅便臣透露,至今為止,亞洲動物基金的工作人員共走訪了亞洲的100多個養熊廠,并挽救了227只熊,在越南也已經救助了106只熊,并且目前越南的養熊業已屬非法行業。
“活熊取膽極殘忍,并且幾乎每只熊均是病熊,這種情況下取用熊的膽汁實質上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這個行業應被淘汰,而不是替代不替代的問題。”張小海說,“對淘汰或取締這個行業所做過的所有努力來說,養熊企業的上市意味著巨大的挫敗,將對國家未來徹底淘汰養熊業帶來更大的困難。”
在回答亞洲動物基金是否會應歸真堂之邀,參觀養熊基地時,張小海表示,“一定會率隊參觀”。他同時表示繼續耐心等待中藥協的回應,希望得到中藥協的道歉。
推薦閱讀
農業銀行徐州青山泉支行運營主任卷走客戶承兌匯票后消失,涉案金額達1.6億元,去年下半年發生在徐州的這一事件,近日有了新的進展,各方正在激烈博弈之中。當地商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僅僅是當地狂熱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亞洲動物基金呼吁終止活熊取膽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222/3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