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日,新股重新獲得市場肯定,受多路資金熱捧。截至昨日,今年2月份以來9只上市新股均迎來久違的上揚走勢,首日漲幅幾乎都超過20%,最大漲幅達到82%。除去大盤回穩的因素,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新股發行價和發行市盈率均有所降低。
今年2月份以來,已有9家新股上市,吸引了數十億元的“炒新”資金進場。本周一上市的主板新股環旭電子(601231.SH)首日漲幅達到53.03%;在2月16日登場的創業板公司中,朗瑪信息(300288.SZ)、榮科科技(300290.SZ)、利德曼(300289.SZ)首日分別取得82.53%、57.70%和27%的不錯漲幅。上述新股無論是首日漲幅還是換手率,都高出近期上市新股平均水平不少。
對比今年1月份上市的新股股價來看,可謂“冰火兩重天”。據記者統計,今年1月份有10家公司IPO上市,然而二級市場并不買賬,6只新股首日收盤破發。其中,加加食品(002650.SZ)以26.33%的跌幅創2009年恢復新股IPO以來新股上市首日最大跌幅。利君股份(002651.SZ)和博彥科技(002649.SZ)當日跌幅也分別高達16.88%和9.41%。在近期大盤反彈的背景下,加加食品、利君股份的表現亦是不盡如人意。
業內人士表示,“炒新”資金的重新活躍不僅是大盤整體回暖的信號,同時也說明一級市場正在逐漸回歸理性,在市場對新股“三高”現象熱切關注的當下,只有理性制定發行價,才能確保新股對于資金的吸引力。發行價和市盈率同降是近期上市新股的共同特點之一。除去華錄百納發行價格在45元/股,其他8只新股均價不到20元;市盈率則大約在20倍~40倍之間,這在新股“三高”時期甚為少見。
新股IPO的市盈率走勢與經濟周期及股市走勢息息相關,以創業板為例,2010年創業板IPO平均市盈率為71倍,而2011年則下降至51倍。今年以來新股發行市盈率再次呈現下降趨勢,1月份3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市盈率為41.9倍。而本月上市的5家創業板公司,除了華錄百納,其他市盈率大約僅為32倍。
估值水平決定新股表現。朗瑪信息在今年1月份第一次發行失敗后,重啟定價22.44元/股,發行價下調超過35%。公司股價在上市首日漲幅達到82.53%。反觀1月份上市的加加食品,該股初步詢價時收到渤海證券、廣發證券等27家詢價對象的申報,申報價格區間在13.1元~30.3元,最終發行方和保薦機構確定的發行價為30元,公司股價至今未能回到發行價上方。一位投行人士指出,隨著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今后,一級市場將逐步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新股的定價也將更趨于市場化。
值得關注的是,中證指數公司和深圳證券信息公司發布了滬深兩市行業市盈率相關數據。中證指數公司負責人表示,在新股發行定價中,行業市盈率數據是新股定價的重要參考指標,但近兩年來,由于種種原因,新股的定價與行業估值水平出現了顯著的背離。信息的不對稱和市場的非理性是導致新股發行“三高”的重要因素。
業內人士指出,指數公司發布的行業市盈率數據,一方面可以為擬發行公司和承銷商擬定發行計劃以及咨詢機構參與詢價提供參考,另一方面也能幫助投資者進行投資分析。同時,也為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提供數據支持。對于增加市場透明度、一定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對稱、引導新股定價回歸理性,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推薦閱讀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出席經濟學家座談會期間表示,將繼續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切實解決新股發行價格過高和惡炒績差股問題。同時抓緊完善退市和分紅制度,切實加強和改進市場監管。 此外,郭樹清還提出了另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市盈率連續下滑 新股上市再受熱捧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223/3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