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個特點ICT產業國際化發展支持,這也是在2011年值得關注的。這里面重點商務部聯合大概10個部委所發行關于“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以上是對整個情況進行綜述,下面對幾個熱點進行分析。第一個熱點談一下關于地方政府和ICT發展問題,這里面有一個路徑抉擇,一個是承接技術轉移,一個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兩個方面。
我們注意2011年國內這方面一些動向,可以看出有兩個點是比較值得關注的。一個各個地方政府積極采取行動,圍繞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部署,大力興辦一些產業基地或者中心,這個動作是比較大的,這里面列了一些具體的點,大家可能也都知道,像云計算這塊30多個省差不多都有提出自己建立數據中心等等一個規劃,這是一個熱點。這里面我們可能就需要關注有一些,很多中西部地區也提出直接法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構想。第二值得關注這方面問題,關于產業轉移的問題,實際上2010年產業轉移問題比較熱,國務院發布一些相關指導意見,2011年指導意見也落實到具體區域性政策操作,批復了一系列產業轉移的熱潮。在產業轉移當中實際上有很多公布的企業,其中也包括富士康向中西部轉移,大家也都比較了解。
這里面是兩個熱點,背后是兩條路徑選擇。作為一個地方政府來講,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也是直接發展ICT新興產業,還是承接產業轉移,這兩者之間有共同特點,他們對地方經濟發展和作用都是比較好的,具有很好促進作用,這兩種對地方區位地方,區位優勢有不同要求。一般來講我們發展一個新興戰略性產業,基礎配套產業基礎稍微高一點,產業轉型更多要求基礎設施要求,包括人力,技術水平各個方面。我們比較關注在中西部地區,能否在這樣一種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和產業轉移同時存在的環境之下,能否走出一條比較好的路子。

這一點是一個產業格局的問題,我們分析了一下目前國內ICT產業整體布局情況。從一些靜態指標來看,我們大體上可以看到目前國內產業布局集中在廣東、江蘇、上海沿海的發展態勢,這個是整個產業布局的基本情況。我們再看一下近幾年產業動態基本情況,這里面主要選取了手機企業變化和網間設備企業,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來,從企業數量分布來看,這幾年新增的企業和企業總的數量還是集中在東部地區是比較明顯的。這一點是我們面臨,實際上是說在市場選擇的情況下,我們面臨的態勢,無論是現實的情況,還是企業選擇的情況,ICT的產業布局集中在東部的態勢,這是一個客觀的現實。
那么,在現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地方政府,特別中西部地區所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或者產業轉移,有什么因素需要大家關注,在大的布局態勢之下,有這么幾點。一個對政策期望,這要考慮到政策的實施問題,政策實施有一個滯后性。去年的時候相關政策出臺,政策真正發揮作用需要一段時間。第二點,對企業的激勵性因素還是要客觀考慮,這里面如果不能滿足企業客觀發展需要的基本條件,無論承接企業管理,還是發展戰略新興產業都是很難長期持久進行。第三,就是考慮到不同地區之間的競爭因素,不同條件如果出現重復惡性競爭,對整個產業轉移,發展應該說也是不利的。這三點都需要地方政府加一關注。
三點建議,中央應加強引導,不宜直接干預,這里面有一個總體引導,但是適度放權也是需要的。地方政府應因地制宜,不宜跟風,能夠在產業轉移和發展新型戰略新興產業之中取得平衡。區域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這一點非常重要,包括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相互合作,這些都是比較重要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熱點,想談一下智能手機。在一個新的時代開啟,我們面臨很多新的機遇。首先我們認為在2011年智能手機時代正式到來,這里有一些標志性事件,我們看發達地區北美和西歐,在2010年的時候西歐已經實現了智能手機出貨量占到一半水平,在2011年北美也達到這樣一個水平,在全球時代可以看到智能手機時代已經正式到來。我們國家在2011年智能手機出貨量也進入快速增長階段,我們這個拐點介入跟發達國家有所差異。從上面圖可以看出發達國家大體上在30%占比上開始進入上升拐點,我們國家基本上在15%水平上,就已經超前進入增長提速階段。其實,這個里面背后有很大原因,也是整個智能手機價格下降所導致的快速普及。可以預料到,在未來智能手機快速增長,會成為一個普遍的趨勢。
這里面可以看到智能手機快速增長帶來兩種變化,一個變化在企業,整機市場這塊,整個市場集中度在下降的趨勢,更多新進入者,整機市場越來越多企業去參加生產,整個市場集中度在下降。但是,在整個產業關鍵環節,關鍵領域市場地位反而在上升,這里面,右邊這個圖是操作系統的圖,操作系統對市場競爭度是在持續上升,呈現一個反轉上升的態勢,這是智能手機市場當中大家值得關注的方面。因為我們這里面比較關注在智能手機時代,中國手機戶有什么樣的機會。
如果看2011年大家也都可以注意到,整個終端市場格局變動是比較大的,這也在快速成長的市場當中,整個規則重新制定,新進入者崛起導致變動,這里面就不多說了,包括諾基亞(微博)下滑,蘋果崛起,這些問題是非常突出的方面。在這么一個重大變化市場當中或者一個時代,我們中國手機能否站到一個巔峰,成為弄潮兒,這是我們比較關心。我們從整個手機發展不同階段來講,可以看出國內手機企業在各個階段都有我們代表性企業,但是每次發展經過一段時間發展之后,有存活下來了,以的卻吸收消失了。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圖,這里面目前國內600多家企業當中,80%存在了1,2年的情況,特別從右上角這個圖看出,國內手機企業,單個款式出貨量與發達國家,國際領先的企業蘋果,三星(微博)差異很大,這對企業生存組織,成本控制都帶來比較大的壓力,這是我們國內手機廠商面臨的一個情況,我們有一些代表性的企業,但也有很多企業,在技術和資金方面是不太優勢的。而未來整個移動終端這一塊競爭優勢,最大的競爭優勢是依托自身核心技術產業鏈整合能力,但這樣的一個綜合能力,應該說只是有少數企業能夠承擔的,對我們國內500,600家企業來講,這里有1,2家企業就是非常不錯的結果,更多企業怎么來發展,這個也是我們比較關心的。
推薦閱讀
從今年1月起,上海家電市場就進入了冰凍期,銷售大幅下滑,我們總部領導怎么也想不通,在上海也會出現這種局面。2月22日,創維集團上海分公司一位經理向記者訴苦。 中怡康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上海地區空調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圖文:領域主席辛勇飛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223/3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