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巴塞爾表展最酷的地方就在靠近1號館的五號館二樓,穿過一片宜家風格的自助餐廳,就到了獨立制表人場館。相對來說,這里也是中國面孔最少、氣氛最放松、布置最樸素的展館。沒有大品牌慣用的彪悍保安和華麗伴手禮,從三十出頭到年過六旬,每個獨立制表師既是生產者、品牌代言人也是銷售員。他們興致勃勃的守在自己作品前,就算沒人光顧也忍不住拿出腕表仔細拭擦。
全館核心“AHCI(獨立鐘表創作者協會)”的迷你展館正對著入口,用“一針一線”制作出罕見繁復腕表對于大工業制表來說不是正常方式,卻是“AHCI”人的日常生活。
只做藝術家
在經歷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破壞性的“石英危機”之后,鐘表鑒賞家和收藏者一直呼喚復雜技藝和上一代鐘表手工藝的回歸。獨立制表人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就像人們在五十年代末期對法國新浪潮電影從業者的稱呼那樣,他們被形容為“Artist(藝術家)”。這批敢于冒險的藝術家多是機械表市場上的晚到者(他們的前輩幾乎被“石英革命”消滅光了),最老的制表廠也不過是1980年的事,大部分都建立在1995年后。如今杰出的獨立制表師已經超過50個,他們堅持自己制作機芯,認為正是這份獨立讓自己與那些到處買機芯的商業品牌區分開來。像 Daniel Roth、Franck Muller、Roger Dubuis這樣的機械計時先鋒已經從“石英危機”中學到了如何保護自己:每一塊表都只反映個人的獨特才能,絕不批量生產、絕不遵循趨勢。
比如Stephen Forsey和Robert Greubel,僅僅專注在研究極致陀飛輪上,每年只生產一百塊表左右,價格從六位數歐元起。還有“AHCI”創始成員之一Christiaan van der Klaauw,自己雖然不生產機芯,卻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除天文表之外,不制造任何其他表款的公司。“我們只有三名制表師,只專注在天文表上,所有表款都至少有一個復雜天文功能。”68歲的Christiaan自豪的向我介紹,“我本人對天文很感興趣,很多客人不是來看表,而是來和我討論天文問題的。”從每年只產100塊表,到今天400百塊表的年產量,Christiaan van der Klaauw的快速發展連他自己都想不到。“20多年來,我一直只能在‘AHCI’有個展示櫥窗,最近兩年才有了自己的展位。這里更方便和顧客、經銷商交談。”
“多年前我只關注很小的荷蘭市場,現在我們已經在美國有了經銷商,之后會開到香港。”即使如此,要拿到一塊“Christiaan van der Klaauw”,也要等六個月的時間。“我不想變成大公司,年產1000只表就是我們的極限了。”
對于不能生產機芯的缺陷,老
Christiaan也相當坦然,“我們的機芯就從瑞士其他廠商購買,一部分也來自ETA。當我聽到斯沃斯集團停止對外出售ETA機芯時,選擇很簡單:要么自己做機芯,要么從其他廠商那里買。但做機芯不是我們的長項,可是天文表,沒人比我們做的更深。目前我們有三個機芯供應商,不會只依賴ETA。日子過得很舒服。”
而對于年輕的獨立制表師來說,不能自制機芯更不能成為阻礙。“當我冒險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時,變量盡可能要減少。如果機芯是穩定供應的,那么我就能專注其他特長的研究。”剛加入“AHCI”兩年的獨立制表師Marc解釋說。
被市場打破的獨立
然而就像法國默片《藝術家》都能摘下奧斯卡最佳電影一樣,龐大的工業制表商早已覬覦這片高精技藝不斷冒泡的處女地。有先見之明的公司,早在獨立制表的商機出現前就把他們收歸旗下。Daniel Roth和Gerald Genta就被寶格麗控制超過十二年,后者又在2010年被LVMH收購了;而歷峰集團也是Greubel Forsey的大股東。如此有限的產出永遠不可能滿足經銷商的需求,單是中國和日本的收藏家就買進了大量“藝術家”的表。一個獨立制表品牌每年可以賣1000只表,卻在一口氣做100只表上陷入了困境,其中80只被送去了日本。連Marc這顆獨立制表業的新星一談到中國市場也兩眼放光,“我獨創的全球首款側面上鏈設計腕表很受中國人歡迎。她們常常指著櫥窗說,這塊很好,我現在就要。等一下,我們只帶了一塊,從來沒想到會在展會上就賣掉啊。”他計劃多準備幾塊參加中國的“Top market”展覽,“我要開始學習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了。”
即使聲名赫赫的獨立制表商Steven Holtzman也在最近增加了去亞洲的次數,他在本屆巴塞爾推出的Ma?tres du Temps新款“Chapter Three”,一改往日大塊頭超復雜的勁頭,變成中國人最愛的圓形表殼,海洋藍表盤,功能都低調細致的隱藏在表殼內。之前發布的“Chapter One”和“Chapter Two”更適合身高馬大的歐洲人佩戴,而今年新款尺寸變小仿佛是專為亞洲市場設計。Steven談及此點時顯得有些狡猾,“我們的‘Chapter Four’又會變大。我從不在乎潮流。市場很關鍵,但它起起伏伏你永遠把握不了。”
而斯沃斯集團停止對外出售機芯這顆重磅炸彈,確實震動了獨立制表工廠的生命。工廠位于瑞士拉夏德芳的獨立制表品牌“Schwarz Etienne”總監Andre Blattler對本報記者坦言,“雖然我們從1902年就建廠,但最近才制作出自己第一枚機芯,在這個行業還是初學者。”“Schwarz Etienne”共有6個制表師,每年生產800-1000只表,最貴的陀飛輪要價24萬瑞士法郎。“斯沃琪集團不再對外銷售機芯不會直接影響到公司,因為我們事先儲存了不少。但它的確轉變了我們的方向:開始生產自己的機芯。今年Schwarz Etienne在巴塞爾發布的新系列都是建立在自產機芯上的,這樣的獨立對我們來說才是安全的。我們從2007年開始這個投資幾百萬的項目,中間失敗了幾次,最后一年終于成功了。同事們每天晚上干到很晚,沒有周末,但我現在真覺得高興。”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3月16日上午消息,完美世界(Nasdaq:PWRD)在今日發布的財報中宣布,將向4月6日美股交易結束時登記在冊的股票持有者,派發約9500萬萬美元的現金股利。這相當于完美世界每股美國存托股票(即ADS)將獲得2美元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獨立制表人: 請別打破藝術家的孤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316/4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