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人士指出,市場有一定的慣性,監管層對炒新的“高壓”短期內已經顯效,再過一段時間效果可能更好 ]
昨日,又有4只創業板新股因上市首日觸發深交所限炒新股而被盤中停牌。至此,3月8日新規實施以來已上市的17只新股中,除主板新股中國交建(601800.SH)外,上市首日均被臨時停牌至收盤集合競價。
而從17只新股的收盤漲幅情況來看,2月中下旬再被掀起的炒新風潮在一定程度上已被遏制。業內人士認為,這說明遏制炒新的新政已經出現一定成效。
新股首日漲幅逐漸回歸
從昨日上市4只新股的收盤漲幅情況來看,分別為富春通信(300299.SZ)收漲46%,漢鼎股份(300300.SZ)收漲24.17%,三諾生物(300298.SZ)收漲18.52%,聚飛光電(300303.SZ)收漲14.68%。
Wind資訊數據顯示,自3月8日限制炒新新規實施后,17只新股中共有8只收盤漲幅未超過30%,漲幅超過50%的新股有5只;而自2月16日至3月8日前上市的11只新股中,僅有3只新股的首日收盤漲幅在30%以內,卻有6只新股收盤漲幅超過50%。
在2月份炒新之風較盛時,曾因詢價對象不足而一度被中止發行的朗瑪信息(300288.SZ),在恢復發行并上市首日便大漲逾八成。此后,中科金財(002657.SZ)甚至主板上市的吉視傳媒(601929.SH),均在上市首日股價出現超八成上漲。
不過,今年以來首日漲幅最大的新股卻是新規實施之后上市的藍盾股份(300297.SZ),首日大漲93.63%,而隨后兩個交易日則出現連續回落走勢,昨日下跌4.48%收報26.63元。
華泰證券研究所咨詢部主任周林認為,市場是有一定慣性的,不能一蹴而就,短期內已有效果顯現,而從監管層對炒新的“高壓”政策來看,再過一段時間,效果應該會更好。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盡管對新政的長期效果仍持懷疑態度,但他也承認,其對新股上市首日炒作還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由于在上市首日,是很多投資者最瘋狂的時候,若通過新政來限制首日交易,可令一般投資者在新股上市首日之后的心態重歸平靜,從而降低盲目炒新的風險。
實際上,就在今年年初,很多新股在上市首日漲幅都非常小,甚至很多在首日就跌破了發行價。有私募人士因此指出,新股首日漲幅回歸并非都是限制炒新政策的效果,與大盤走勢、市場環境也密切相關。
權宜之計?
按照中金公司的觀點,新規將對新股炒作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因為換手率限制比漲跌幅限制范圍更大。據其統計,2004年以來新股首日平均換手率均在50%以上,雖然2010年和2011年在股市低迷下有所降溫,但2012年均值又重新回到70%以上。未來大部分新股將受到新規影響。
而Wind資訊統計顯示,上述上市首日漲幅超過80%的朗瑪信息等3只新股,在上市首日的換手率均超過90%。
但董登新卻認為,新政盡管對新股上市首日的交易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也僅僅是權宜之計,只是放緩了炒作的節奏,拉長了炒作周期,增加了炒作的難度,并沒辦法起到根除盲目炒新的效果。
昨日上市的4只新股,便在收盤前的集合競價中,再次受到資金追捧,收盤均達到或接近了其當日最高價,如漢鼎股份,以當日最高價收盤。
上述私募人士認為,新政或僅能夠在首日起到一定效果。而如博雅生物(300294.SZ),其首日漲幅實際上是低于市場預期的,盡管首日漲幅受限,但炒新資金也仍可能在首日之后介入。
據深交所此后統計,在博雅生物上市首日,多為中小散戶參與。其中,5萬股以上的個人投資者僅有11個,買入股數占比僅為8.02%,買入1萬股以下的個人投資者有5777個,賬戶數量占比為96.82%,買入股數占比60.09%。
推薦閱讀
據美國媒體報道,根據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的統計,現在電視游戲的主要市場已經轉移到了北美和亞洲。其中,中國排名第三。 美國、日本、中國、韓國與英國占據了前五名。雖然美國仍舊保持著主機平臺上的霸主地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股首日漲幅回歸:限炒新規顯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320/4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