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晁暉)北京時間3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歐盟和美國隱私保護組織對Facebook服務條款措辭的修改表示擔憂。Facebook在對其“權責聲明”(Statement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進行修改,至少從字面上來看,變化相當小,不能表明Facebook在隱私保護的思維和措施方面有大幅度改變。
在修訂后的權責聲明中,“隱私政策”(Privacy Policy)被稱作“數據使用政策”(Data Use Policy)。Facebook發言人巴里·施尼特(Barry Schnitt)表示,一年多前,該公司就修訂了隱私政策中的措辭,“我們只是在保持文件措辭的一致”。
施尼特指出,權責聲明還存在其他措辭方面的變化,但并不意味著Facebook的隱私保護措施出現重大變化。例如,修訂后的權責聲明稱,好友使用的應用可以分享用戶的數據,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約5年時間,修訂后的文件只是作了更明確的闡述。
施尼特說,“Facebook及其平臺屬于社交網站,應用需要好友的數據,向用戶提供更好的社交體驗,這正是我們平臺的目標。如果用戶對此不滿,可以修改自己的隱私設置,控制好友可以分享的數據,封殺應用或者退出平臺�!�
在線隱私保護公司Abine律師、隱私分析師薩拉·唐尼(Sarah Downey)表示,權責聲明的修訂表明,Facebook承認其中心任務是收集用戶數據。施尼特則堅稱Facebook的隱私政策沒有任何變化,修訂“沒有對數據使用方式進行任何改變”。
德國政府官員稱,Facebook在向用戶提供隱私選項方面做得還不夠,迫使用戶承擔更多責任,但沒有享受到應有權利。在昨天發表的一份聲明中,德國政府官員指責Facebook賦予自身“全面追蹤注冊和非注冊用戶的權利”。德國漢堡隱私保護機關發言人莫里茨·卡格(Moritz Karg)表示,在保護隱私方面,Facebook應當承擔更大的責任,不能將責任都推給用戶,并對Facebook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感到擔憂。
唐尼稱,當訪問帶有“Like”按鈕的網站時,用戶會被Facebook跟蹤,Facebook收集的資料包括IP地址、曾經訪問的網站和其他信息,“我認為用戶沒有意識到,訪問其他網站也會被Facebook跟蹤。有傳言稱,IPO(首次公開招股)后Facebook將推出廣告網絡,跟蹤其他網站的用戶表明,Facebook就是一部數據收集機器,也揭示了其創收方式”。
德國政府官員還指出,Facebook沒有給用戶足夠的時間對新修訂的權責聲明進行反饋。Facebook一周前通過Facebook網站治理網頁(Facebook Site Governance)通知用戶將對權責聲明進行修訂,要求用戶在太平洋時間今天下午5點前發表評論。截至今天下午,對Facebook新權責聲明的評論達到逾700條,許多都是負面評論,但與措辭變化無關。
施尼特說,“我們并未簡單地將修訂后的權責聲明強加給用戶,而是給用戶足夠的時間發表意見。據我所知,以如此方式征求用戶反饋意見的網站只有我們一家�!�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4日凌晨消息,惠普(微博)公司(HPQ)周五宣布,已任命馬克-萊文(Marc Levine)為高級副總裁兼主計長,自5月1日起生效。 萊文于1988年加入惠普,此前在惠普企業服務公司(HP Enterprise Services)>>>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324/4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