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網訊】3月26日,初春的北京,春寒料峭,北京北郊慧聰園禮堂里,卻是熱情如火、群情激昂,因為今天,中國知名電子商務B2B公司慧聰網迎來了第10萬個買賣通的付費用戶。
圖:慧聰網CEO郭江與第10萬名客戶在一起
“為這第10萬名客戶,我等了足足有6年時間。”慧聰CEO郭江這句話有著復雜的感情。
郭江說的6年前,指的是2006年,就是在這一年,他帶領慧聰網開始了戰略轉型,從傳統的商情業務轉型進入互聯網電子商務B2B領域。有著“中國分類廣告之父”美譽的郭凡生,帶領慧聰成功實現了香港上市,伴隨著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傳統的分類商情廣告行業市場在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競爭中出現了下滑,作為分類商情廣告的創始者和領軍者,慧聰該向何處去,這成為所有慧聰人面臨的問題。
新任CEO郭江,首先面臨的就是這個難題。“幾乎所有高管都離開了。當我決定進軍互聯網時,回頭一看,我身邊的高管所剩無已。沒人理解我的做法”。
慧聰網的第二生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的。
“經過6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難到易,我終于等到我的第10萬個付費用戶了。”郭江感嘆,“我相信這將是慧聰網的里程碑,也將是我個人的里程碑。”
郭江的感嘆明顯和B2B老大馬云多年前說過的一句話有關。阿里巴巴從1999年起步,也是用了6年時間,到2005年,終于獲得了自己的10萬名付費用戶。馬云說:時間雖然漫長,但我相信這是阿里巴巴騰飛的開始。
事實證明馬云的話是對的。從2006年起,阿里巴巴幾乎每一年就新增10萬名付費用戶,2008年開始甚至以每年20萬付費用戶的速度增長,直至2011年的66萬付費用戶。
“馬云找到了B2B發展的規律。”郭江說,“B2B平臺必然有一個長期的用戶積累期,但是只要完成了這個積累,必然就是一個飛躍。我相信10萬買賣通付費用戶就是一個標致性的平臺,用戶量,買家賣家的大量集聚必然帶來大量的交易機會,B2B平臺也將由此騰飛。”
郭江表達的其實是互聯網公司共有的“馬太效應”,就是強者衡強,弱者衡弱,贏家通吃。“接下來一年我們能否突破20萬、30萬”,郭江微博里的這句話,應該就是郭江的希望。
“不是我的期望值不高,而是在我看來,30萬用戶應該是B2B的最佳容量。”郭江說。“互聯網平臺用戶的惡性膨脹,站在用戶角度并不一定是福音。產品是否能夠容納?交易雙方的誠信如何能夠保證?服務是否到位?用戶量太大,這些都是問題。”郭江的話讓人不由得想起阿里巴巴2011年財報。財報顯示,阿里誠信通付費會員同比減少2.8%。
6年,對中國互聯網來說只是一瞬,但對慧聰來說,卻是一段艱苦奮斗的歷程。付費會員達到10萬的飛躍值,對郭江來說,是一種欣慰。
推薦閱讀
【賽迪網訊】3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聯合Kyrus技術公司和一些金融服務業巨頭,試圖通過破壞僵尸網絡活動的方式來打擊一些網絡犯罪組織。這些僵尸網絡活動的基礎是著名的Zeus木馬。微軟公司代表稱他們很清>>>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327/4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