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小企業板兩只新股德聯集團(002666.SZ)和首航節能(002665.SZ)正式上市。不過,首航節能上市即破發,給了炒新熱以重重一擊。
此前,在“限炒令”背景下,新股炒作卻依然故我。自3月以來,除了在上交所發行上市的中國交建(601800.SH)以外,其他7只登陸中小板和12只登陸創業板的新股均在上市首日因觸及“限炒令”而被臨時停牌。
此前,深交所先后于3月7日和8日發布了新股上市首日的臨時停牌新規則。其中,深交所規定,當盤中成交價較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10%,或者盤中換手率達到或超過50%時,深交所有權對其實施盤中臨時停牌至14時57分;而上交所上市首日規則雖然略寬于深交所,但新股上市后10日的炒作賬戶均被監控。
“限炒令”背后,新股炒作一度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此,有券商研究員表示,由于開盤價確定后拉高股價受到限制,當前游資炒作新股時便選擇一步到位,在集合競價階段直接拉高開盤價。
不含當天上市的兩只新股,當月上市的20只新股中,大部分新股上市首日開盤價較發行價的漲幅均超過20%。而信質電機(002664.SZ)、茂碩電源(002660.SZ)、三六五網(300295.SZ)和藍盾股份(300297.SZ)、克明面業(002661.SZ)的開盤漲幅都在超過50%以上。其中,最高的信質電機首日開盤漲幅更是高達80.50%。
不僅如此,機構投資者介入新股炒作也再度升溫,并成為了新股炒作的一大主力軍。僅3月以來的上市的新股中,機構已登上其中10只的龍虎榜。此外,3月份龍虎榜顯示,還有2只2月份上市的次新股也有機構在參與炒作。
機構狂炒12只新股
盡管面對“限炒令”的高壓政策,但從3月上市新股首日平均漲幅來看,其整體表現依然強勁。
其中,藍盾股份首日漲幅高達93.63%居首;吉視傳媒(601929.SH)、朗瑪信息(300288.SZ)、中科金財(002657.SZ)3只新股首日漲幅也均在八成以上,分別為87.43%、82.53%、82.09%。與今年1月新股上市首日平均不到2%的漲幅簡直是天壤之別。
調查發現,截至3月27日,機構資金在今年3月參與炒作的12只新股分別為長方照明(300301.SZ)、共達電聲(002655.SZ)、京威股份(002662.SZ)、卡奴迪路(002656.SZ)、克明面業、朗瑪信息(300288.SZ)、茂碩電源、普邦園林(002663.SZ)、三諾生物(300298.SZ)、萬潤科技(002654。SZ)、信質電機(002664。SZ)、中國交建。其中,僅共達電聲和卡奴迪路2只新股為今年2月上市,其余新股均為3月剛上市。
據初步統計表明,就龍虎榜上買入和賣出總金額相較而言,機構資金成為了瘋狂買入的主力資金。當月合計買入和賣出總金額分別為33466.68萬元和9243.91萬元,凈買入金額高達24222.77萬元。
本報記者注意到,部分新股更是甫一上市便被機構資金盯上。如3月21日剛上市的創業板新貴長方照明自上市起便有機構資金連續三個交易日搶籌,合計共買入3182.00萬元。
從長方照明上市首日股價表現來看,機構資金擔當起了當天的護盤主力。龍虎榜交易信息顯示,上市當天,就有三大機構席位現身龍虎榜前三大主力買入榜,全天分別買入468.55萬元、379.30萬元、319.29萬元。
而當天賣出席位均來自于包括國信證券在內的“打新大戶”營業部席位。截至當天收盤,長方照明收報21.31元,較發行價漲幅僅為6.55%。
可以說,長方照明上市首日的低調表現并沒有妨礙機構資金的熱捧。在接下來的兩個交易日里,機構資金再度涌入長方照明。3月22日,位居前二大買入主力的機構席位分別買入660.67萬元和658.27萬元;3月23日,買入居首的機構席位再度買入695.91萬元。
不過,與機構資金追捧不同的是,來自國金證券的研究報告則認為,盡管公司短期內能依靠成本優勢在中低端LED照明市場快速成長,但由于其技術處于中低端,未來面臨所在細分市場增速放緩、成本優勢不能持續、盈利能力下滑的風險。
除了長方照明以外,3月9日登陸中小企業板的京威股份上市首日也有機構資金扎堆進入。此外,茂碩電源、三諾生物等新股也在上市后有機構資金不斷吸籌。同樣,3月19日上市的三諾生物也是上市次日起的4個交易日里相繼有機構資金不斷買入,共吸籌3733.74萬元。
新股惡炒后果顯現
不過,本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在機構狂炒新股的背后,并不總是陽光燦爛,新股惡炒的嚴重后果已充分顯現出來。
截至3月27日收盤,在3月以來上市的20只新股中(不含當天上市的兩只新股),除了長方照明、三諾生物、普邦園林等3只新股上市以來至今,其二級市場股價仍在首日收盤價以上運行以外,其余17只新股均已跌破上市首日收盤價,占比高達85%。
特別是上市首日漲幅居首的藍盾股份,與上市首日收盤價相比,其最新收盤價跌幅已高達26.50%。
而在3月上市后機構參與炒作的新股當中,包括中國交建、信質電機、克明面業、京威股份在內的一眾新股上市后股價也是一路走低。
截至3月27日收盤,上述4只新股分別收報5.79元、20.10元、25.63元、20.15元,與上市首日收盤價6.66元、22.50元、27.00元、21.38元相比,其上市以來的跌幅分別為13.06%、10.67%、5.07%、5.75%。
據上交所龍虎榜交易數據顯示,在中國交建上市當天,有機構席位當天分別買入和賣出10367.45萬元和7244.82萬元;3月16日,機構資金再度買入1576.39萬元。不過,由于中國交建上市后股價逐波走低,前期買入的機構資金無一幸免均被套中。
同樣,上市首日起備受機構追捧的京威股份如今離“破發”也僅一步之遙。截至3月27日,京威股份收報20.15元,與20元的發行價相比,高出僅不到1%。
對此,有券商研究員表示,京威股份2011年度業績已顯露疲態,同比增幅僅為11%。在汽車業景氣度下滑、汽車業增量受控的政策環境下,未來公司IPO募投項目的產能消化隱憂值得高度關注。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晁暉)北京時間3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 谷歌 工程師亞歷克斯拉塞爾(Alex Russell)本周在EclipseCon會議上表示,該公司在開發許多先進的編程技術,簡化Web應用開發。 拉塞爾說,“Web的發展已經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3月豪賭12只新股 機構炒新受重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328/4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