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號稱“獨掌乾坤”、“執天下之牛耳”,一度成為三國時期“第一雄主”。今天的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也有這么一個“奸雄”,它在CRB商品指數中權重超過20%,為商品領域里的龍頭,其走勢反映著商品價格以及全球經濟的“陰晴圓缺”。且每每出現地緣政治、重大事變的時候,它還能逆其他市場而大幅上漲,甚至創造紀錄新高,它就是原油。
進入到2012年,大宗商品的其他“諸侯”的似乎皆向原油“束手”,多數商品價格都與國際兩大原油價格——布倫特與美國WTI油價正向聯動。NYMEX以WTI原油為標的的期貨合約主力價格今年以來大約上漲了7%,倫敦的布倫特原油期價大約上了17%,紐約黃金期貨價格的漲幅亦有7.4%左右,此外倫敦的金屬,甚至美盤的農產品價格也大多上漲。就連我國國內的原油下游各化工品期貨產品價格大多也沒有悖逆油價的上漲,大連PTA期價年初來的漲幅超過12%,鄭州LLDPE(塑料)期價也上漲了4%以上。
分久必合
可歷史上其他商品相對原油價格的悖逆卻是常有的事。像2009年6月到2010年8月,由于后金融危機時代流動性的泛濫和金融市場的普漲,多數商品價格都反彈正酣,但此時的原油卻被束縛在70~94美元的區間內,和此前四個月它從40美元到80美元的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2011年2月初,包括銅、橡膠、糖、棉花、大豆等一系列基礎原材料價格都到了強弩之末,其中不少在之后的幾個月內腰斬,但去年2~4月的國際原油價格卻創出了自2008年之后的最大漲幅,美盤油價最高升至110美元/桶上方的兩年半高位。
即便是在化工體系里,原油也經常和下游產品價格走勢相左。特別是諸如PTA、LLDPE等期貨產品都具有強烈的中國特色,國內的供需有時甚至比外盤原油更能左右這些本土品種的價格。如公開資料顯示,在2007年至2011年紐約WTI原油期貨和我國PTA期貨的價格走勢就經常出現不一致,該時期原油與PTA的總相關性僅為0.515。原油價格漲跌傳導至PTA需要經過石腦油和PX環節,但在2006年12月~2007年12月,PTA期貨價格與原油期貨價格的相關性為-0.49,PTA與PX的價格相關性為0.748,產業鏈的價格傳導機制完全沒有得到體現。2010年8月~2011年4月,PTA與原油的價格聯系也曾削弱,相關性為0.73,而PTA與PX甚至棉花價格的相關性卻大幅增強,分別為0.96和0.92。
歷史上下游化工品與原油價格也有高度一致的時候。像在2008年1月~2010年7月,PTA與原油的走向基本正相關,兩者的相關性高達0.79,PTA與PX的相關性更是達到了0.85。不過這是因為國內PTA經過2006年和2007年的產能大幅擴張之后,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PTA擴張放緩,同時上下游開工率下降,PTA供需達到相對平衡,PTA期價對外盤油價的參考度有所上升。
有專家表示,從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原油價格至下游化工品的傳導機制并非一直有效,化工品自身的供需狀況往往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在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化工品與原油的相關性較小甚至負相關。當然,周邊產品和原油的關系也會到“分久必合”的一天,原油是很多化工產業鏈條的源頭,按照成本推動因素,長期來看原油與這些產品的價格將呈現正向變動關系。
“黑金”強勢趕超
和其他“諸侯”類似,黃金與原油的關系也曾經歷“上天入地”的過程。在去年1~8月份,國際原油價格的表現遠遠遜于同期的金價走勢,美盤的原油期貨價格8個月內經歷了過山車行情,總體還下跌7.5%,而國際金價卻從每盎司1400美元升至8~9月時1920美元的紀錄高位,漲幅高達37%,黃金和原油的比價也從最初的15:1迅速拉高到22:1。然而隨著去年四季度以來原油強勢的爆發,黃金價格似乎卻沒有受到地緣政治的推動,同時反倒出現大幅調整的勢頭,黃金原油價格比再次回到目前的15:1左右。
“這是原油價格主動趕超金價的過程,經過過去三個月的追趕,原油與黃金價格的差距已經恢復到歷史正常水平。”一位期貨宏觀分析師表示。國際市場上的黃金和石油有著相似的戰略意義,同時作為與通貨膨脹相關的避險產品而存在,二者之間的比價是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指標。1971年1月~1980年1月,黃金價格由每盎司37.88美元上漲到677.97美元,累計漲幅為16.9倍,同期原油價格的累計漲幅大致為16.5倍,由每桶2美元上漲到每桶35美元,二者比價關系穩定在約19:1。而在1980~2000年,國際原油價格穩定于每桶20美元左右,而金價平均位于每盎司300美元。排除近幾年金價的異常暴漲,其實歷史上黃金原油比價大體應維持在15~20:1的經驗區間內。
原油與黃金兩個“諸侯”的相互趕超往往令這個比值關系扭曲。在2008年原油價格漲到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時期,金價并沒有出現同等幅度的上漲,黃金與原油的比價最低曾達到6:1之內。還是在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開始出現雪崩,2009年年初油價下跌最慘烈時比147美元/桶的巔峰價格蒸發超過70%,跌至每桶30多美元,黃金與原油的比價也狂躥到28:1。業內人士分析稱,和以往不同,去年黃金與原油關系的扭曲是以黃金加速上漲作為動力的,原油的地位略顯被動,目前二者比值又回到合理范圍之內。表面上看,可能是伊朗核問題等地緣事件導致油價彌補了漲幅,但這或許也說明國際商品基金利用二者比價的罕見異動,及時調整了它們的持倉結構,比價變動背后或許存在資金刻意而為之的因素。
推薦閱讀
高企的油價,已經令實體經濟倍感壓力。面對持續高燒的油價,尋找退燒藥成為主要原油消費國共同面臨的問題。釋放原油儲備則有望成為一些發達國家即將使用的退燒藥。 周三,法國能源部長埃瑞克貝松(Eric Besson)表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高油價震懾各路品種“投誠”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329/4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