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凱 北京報道
2012年3月30日,距中國證券業協會場外市場委員會搬離證監會辦公的北京富凱大廈,已經兩年多。對于2010年1月下旬的搬遷,各方認為,這一舉動富含深意。
當時,接近監管層的權威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證監會準備上收場外市場監管權,場外市場委員會發揮自律組織職能,并給出時間表,2010年2月出臺擴容政策,3月接受其他高新區試點資格申請,6月會有第一批外地園區企業掛牌。
此后卻望穿秋水,始終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2012年初,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提出由券商主導建設柜臺交易市場,新三板未見蹤影,市場情緒降至冰點。
緊接著則是戲劇化轉折。2月底,郭樹清調研新三板消息傳來,各方希望重燃;3月底,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調研新三板,一時間新三板炙手可熱。
最新消息顯示,新三板擴容改革的最新方案,已于近日上報國務院。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句詩用來形容新三板改革之路一點都不為過。
“證監會一年一件大事,繼股權分置改革、創業板、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相繼推出后,也該輪到新三板了。”一位資深新三板市場人士如此感慨。
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試點方案,于2005年底獲得國務院批準,2006年1月開板,迄今6年。
“試點初期,首要目標是不出問題,而非如何快速發展。”上述市場人士如此解釋中國證券市場改革的邏輯。
這很好地解釋了新三板后來的發展狀況。
2006-2009年,除在定向增發領域取得突破、培育1家中小板公司外,由于嚴格的投資者限制和非連續競價的交易制度,新三板市場活躍無從談起。
交投不活躍、價格失真,成為這個自上而下“官辦”的場外市場最大的特征。
2009年7月,新三板試點制度進行5方面調整;10月,新三板公司北陸藥業(300016.SZ)登陸創業板,兩大消息接踵而來,先知們嗅到機遇的氣息。
就在那年10月,投行們突然發現,創業板的蛋糕都被平安和國信兩家券商分食,而新三板還是處女地。
數月后的2010年1月13日,時任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當年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將新三板擴容改革列在全年工作第一位,定調“抓緊啟動”。
機會似乎真的來了。
2010年,具有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資格的券商數量迅速躥升,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的公告里,幾乎每月都可看到新獲主辦資格的券商,而此前數年,該名單基本沒有變化。
2010年下半年,作為最早布局新三板券商之一的西部證券,在市場上招聘35人,團隊規模達80余人,市場第一。
面對這項虧損業務,當時大部分券商還是觀望態度,有意愿的表現僅是拿到業務資格,并未實際開展業務。
由于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相繼推出,當年新三板還是靠邊站了。
時至2011年,兩會進行時。
辜勝阻、賀強、楊曉嘉、陳東征等一眾權威人士,或是對新三板擴容做了提案,或是做了表態,新三板擴容消息,再度甚囂塵上。
2012年3月中旬,坊間報道,楊曉嘉擬任新三板交易所理事長得到證實。
“不能再錯失新三板的機遇了。”2011年春,與平安、國信同處南方的另一家大型券商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公司舉全力布局新三板,全國各地的營業部人士都被要求參加培訓,隨后便匆忙上陣。
2011年4月下旬,在一星期內,上述券商注冊所在省份某高新區內,其三板部門與6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
而僅在2011年1月份,西部證券手中所簽新三板掛牌協議企業已遍及全國,數量達60多家,彼時,新三板全部掛牌企業數不過75家。
一個標志性事件發生在當年6月。
有投行貴族之稱的中金公司,也屈尊加入新三板角逐。
2011年6月中旬,一次中關村舉辦的活動上,中國證券業協會場外市場工作委員會人士不經意間透露,中金公司關于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主辦券商資格的申請,已提交協會。
至此,一線券商全部獲得新三板業務資格。
這無疑是當年群雄逐鹿的最好注腳。
然而,一盆冷水在當年炎夏澆來。
7月下旬傳來消息,證監會關于新三板試點擴容改革的方案,遭到國務院否決,未經證實的消息顯示,副總理王岐山批示四個字“頂層設計”,指示證監會要通盤考慮,將新三板與各方OTC區分開來。
與此同時,前期跑馬圈地過于激進的券商開始體會到沖動的后果。
“一些券商簽的項目過多,人手照顧不過來,企業和高新區就有意見。”一位券商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最極端的例子是,某券商被一個地方的高新區列入黑名單,直接禁入。
攤子鋪得大的券商,不僅這塊業務虧損加大,還要承受企業指責,新三板擴容到底還搞不搞?沒有人能回答。
對于一些高新區來說,也物是人非。一家全國排名領先的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其主管上市事務的發改局局長,一直力推將區內企業掛牌新三板獎勵標準由50萬元提到150萬元,然而,直到他調任,也沒有落實。
省市兩級政府的意見是,擴容政策正式發文,才給企業提高標準。而企業對上新三板本來態度曖昧,補貼標準不提高,便興味索然。一時間陷入兩難。
這是艱難的一年。
進入2012年,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便提出由券商主導的柜臺交易系統,這對新三板無異于雪上加霜,各方寄予厚望的新三板就此真的終結?
事后看來,郭樹清所提券商交易系統,與新三板并不矛盾。
2月底,是戲劇性轉折的開始。郭樹清視察新三板時,對于新三板要不要搞的問題,他用了“一定”這個詞。
緊接著,3月27日,曾批示“頂層設計”的王岐山視察新三板,算是定調。
在一位資深場外市場人士看來,從大勢看,新三板如果搞成一個交易所,就無所謂場外市場,未來券商主導的柜臺交易系統和地方OTC,則將構成場外市場主體。這是其并行不悖的理由所在。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31日凌晨消息,Groupon今天發布了修正后的2011財年第四財季及全年業績結果,同時對2012財年第一季度的業績預期作出了確認。受此消息影響,Groupon股價在盤后交易中大幅下跌6%以上。 根據修正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三板曲折七百天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331/46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