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宏觀面上多項短期經濟數據下滑,溫州金融改革起航,可謂“短空長多”;國際宏觀面上,美聯儲再度表達對QE3的曖昧,但實際推出概率很低,日本債務的龐氏騙局引起熱論,中國需加防范。
繼上周3月匯豐PMI值走低后,中電聯數據顯示,1~2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也走低至6.7%。
更糟糕的是,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060億元,同比下降5.2%。是自2009年11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國有企業利潤降幅更是高達19.7%。對此,國資委啟動了為期兩年的管理提升活動。
央行數據顯示,2月我國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僅為44億美元,較1月大幅下滑77%。其中結匯金額創下去年2月以來的最低,這和2月314.9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有關。
此外,2月貨幣當局外匯資產增幅較1月份大幅減少,連續第三個月出現月度負增長,同期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也是大幅縮減。而結售匯順差下滑預示外匯占款余額有可能重新轉為減少。
下滑的經濟運行數據,讓市場擔憂出現經濟增速大幅下滑以及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因而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再度高漲。央行曾于2月24日在年內首次實施降準。3月中旬,91天正回購利率下降2個基點,通常這是降準的先導。
本周短期經濟數據不是很樂觀,但在政策面上還是有些欣喜的。
近日證監會副主席姚剛稱,證監會正會同相關部門推動進一步增加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以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額度。數據顯示,300億美元QFII額度已經用去80%以上。中國2007年在與美國進行商談后,將QFII額度由100億美元提高至300億美元。
此外,3月28日國務院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實驗區,研究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并鼓勵和支持民間資金參與地方金融機構改革。
近年來,溫州部分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和企業主出走現象,對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一定影響。開展金融綜合改革,有望切實解決溫州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民間融資規范發展。
上周提及市場正在討論30年的美國國債牛市是否正走向終結,想來這觸動了美聯儲的神經。3月26日,伯南克表示,失業人數居高不下可能是周期性而非結構性因素導致的,超低利率政策將會繼續推動失業率下降。這席話又讓市場對QE3預期迅速升溫。
總而言之,美聯儲又一次通過QE3來引導市場走向了,因為國債收益率的上漲意味著美國政府支付更多的債務成本。
伯南克不僅是名宏觀經濟學家,更像一名政治家,他的話滴水不漏。作為黃金的天敵——央行代表人,他打擊金本位,但他和QE3又很曖昧。
對于QE3,市場翹首以盼。影響推出QE3的因素很復雜,筆者以為核心影響因素在于,一是實體經濟是否需要繼續注入流動性;二是否會影響美元的價值;三是美國債務規模與利息成本是否可控。QE3推出的概率是比較低的,伯南克不過是將市場玩弄于股掌之中。一是實體經濟并不需要,經過前兩輪量化寬松的累積效應,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上超額準備金高達1.5萬億美元,資金閑置說明實體經濟陷入了流動性陷阱,顯然不是靠繼續寬松來推動的。二是伯南克3月21日在國會作證所言,筆者以為這才是伯南克的真心吐露——“我們的政策要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并且不損害美元的價值……保持充分就業和價格穩定是在中長期實現強勢美元的最好方式。”
另外,特別想說的是,從美元本位和美國債務規模來看,QE3本質上就是債務貨幣化,是耍流氓的行徑。那么為何還有那么多人希望美聯儲耍流氓呢?耐人尋味吧!
近期,日本債務問題也是市場焦點之一。本周,謝國忠發文稱強勁的日元、通縮和攀升的政府債務構成了日本的龐氏騙局。日本政府債務最高,債券收益卻最低,原因就是通縮。但是通縮將縮小名義GDP或稅基,一個收縮的經濟體怎么來償還其不斷攀升的債務呢?
謝國忠稱日本只有讓日元突然大幅貶值一條路可走,目前日本央行正通過擴大其資產負債表來削弱日元。
如果日元突然大幅貶值,將嚴重破壞中國經濟。就像1998年一樣,日元崩潰對中韓兩國工業產生巨大打擊。如果銀行體系不夠健全,可能會打垮整個經濟。
需要指出的是,2011年開始日本私人部門減持日債12%,為2002年以后最大規模減持,與此同時海外投資者占日本全債務的比重增加到8.5%。
(作者為本報編輯,微博:http://weibo.com/aijingwei)
推薦閱讀
一如筆者上周所言,近來全球金融市場走勢均不甚理想,走勢最為強勁的美股在本周也出現了沖高回落走勢,大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均在本周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而A股市場更是出現暴跌破位走勢,一時之間,市場上空可謂是空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多項短期經濟數據下滑 日本龐氏騙局需重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331/46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