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私募基金?也該“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有時,潛伏結構化陽光私募的優先份額,能夠防御市場風險;有時,果斷買入劣后份額,能夠乘勢迅速累積財富。
結構化產品發行不減
目前非結構化的陽光私募正在面臨發行冰凍期,而結構化陽光私募發行仍然火爆。
據好買基金數據,仍存續且公布募集規模的結構化陽光私募,總規模已達到347.19億元。在過去的一年,結構化陽光私募的月均發行量超過20只。
“現在投資者對股票市場的熱情普遍不高,這種時候發行結構化產品要容易得多。”一位第三方銷售機構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
好買基金報告指出,結構化私募每月發行量和發行比重受到行情影響較小,甚至呈現反相關,行情越低迷,結構化私募發行數量和規模占比越高。
在今年1月A股出現相對低點,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發行數量占比近九成。
結構化私募承諾給優先投資人固定回報,在市場低迷的年份,這種產品更受到青睞。結構化私募屬于一種風險分層的設計,對于優先級投資者而言,相當于一個違約風險非常小的債券產品;對于劣后級投資者,則相當于“借錢炒股”,在享受潛在高收益的同時也面臨巨大的風險。
從產品設計結構來說,這種產品的優先級投資人的風險非常小。“這類產品幾乎沒有風險,除非遇到極端下跌行情,來不及拋出股票。”好買基金研究員孫文迪告訴記者。
目前結構化的陽光私募優先級別和劣后級別的份額比例大多為2:1,而優先級別份額的預定收益率在7%左右。根據好買數據,預期年化收益率排名前十的均達到或超過9%。其中,最高的是錦程1期,預期年化收益率為10%,而中乾景隆1期緊隨其后,預期年化收益率9.5%。
優先級投資者的本金和預期收益是由劣后投資者的資金來保證的。為了防止劣后級投資人因資金輸光而無法償還優先級投資者的本金及固定收益,結構化產品在運作時都會設置雙重保險:預警線和強制止損。
以優先級和劣后級的資金比例2:1為例,優先級的預期收益率為7%,那么基金的凈值至少要在0.72元才能保障優先級的本金和收益。信托公司一般會在0.75元或者0.8元時強平,而在0.85元時要求投資顧問補充保證金。
誰在投資劣后份額?
對于劣后級投資者而言,市場波動被數倍放大。在行情好時,他們能夠賺取高額收益,在行情低迷時他們則會承受更大的虧損。
結構化產品的劣后級投資人則略顯神秘。一般而言,個人投資者大多只會認購優先份額。
“只有對基金投資能力有高度信心的投資人,才敢作為結構化私募的劣后級。所以劣后份額大多是由投資顧問自己認購,只有極少數的個人投資者會購買劣后份額。”孫文迪告訴記者。
上海一家陽光私募公司在2007年依靠結構化產品大賺一筆,這一年他們發行的結構化陽光私募基金賺了260%,公司自有資金作為劣后資金回報超過700%。
“我們是2006年7月發行,正好遇到2007年的大牛市,當時的想法就是通過信托融資來投資。這也是我們唯一一次發行結構化產品,后來覺得大機會不多了,沒有再發行過結構化產品。”該陽光私募投資總監告訴記者。
該投資總監告訴記者:“作為投資顧問,我們也不愿意把杠桿放得過大,因為一旦杠桿過大后,操作起來非常麻煩,信托公司老是讓你補充保證金。”
目前情況下,一些做定向增發的陽光私募也會發行結構化的產品。“有的人可能可以拿到確定性比較大的定增項目,所以敢于做定增產品。”上述投資總監告訴記者,“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投資人對于后市十分看好,敢于一搏。”
不過實際情況是,由于是自己的錢,陽光私募在運作結構化產品時要謹慎得多。不少陽光私募會在凈值在1元以上時就自行平倉,這種情況多是陽光私募為了保存自有資金。
“投顧購買劣后份額,是由于對產品有控制權,他們才敢玩,如果沒有絕對控制權,誰也不敢冒這么大的風險。”一家信托公司高管告訴記者。
不過,孫文迪發現,這些由“內部大佬”認購并承受高風險的產品,并未比非結構化的陽光私募表現優異。“從短期來看結構化的產品表現更好,可能是由于其保守的操作更加適合弱市。從長期業績看,結構化產品并沒有顯著優勢。”
從近三個月的收益看,結構化陽光私募和非結構化陽光私募的收益率分別為4.91%、-2.12%,近六個月二者的收益分別為-1.54%、-8.6%。
選優先還是劣后?
在不同年份,結構化證券投資私募差異巨大。2007年購買了劣后份額的投資人,在杠桿作用下賺得盆滿缽滿;而在去年的行情中,多數劣后投資者虧錢。
若以優先級與劣后級份額比2:1、優先級預期收益為7%為例,只要陽光私募凈值跌破1.05元劣后級投資者就會開始虧錢。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在去年發行且公布業績的陽光私募有343只,其中306只產品的凈值在1.05元以下。
按照孫文迪的統計,以劣后級出資30%、優先級份額的預期年收益率7%為例,哪怕是基金不賺不賠的情況下,由于要滿足優先級的收益,劣后級投資人已經虧損了16.33%;當基金虧損25%時,劣后級投資人幾乎已經虧得精光了。
反之,當基金收益大于優先級投資人保本收益時,杠桿作用開始顯現,若基金累計收益為10%,劣后級別投資人的收益為17%;當基金累計收益為20%,劣后級投資人的收益將超過50%;當基金累計收益為100%,劣后級的收益為317%。
“所以若投資者自身具有較高的風險偏好,對股市極其看好,且對所投資的私募基金公司非常有信心,不妨投資劣后級份額,以獲取高收益。若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無法承擔較大的本金虧損風險,或者認為股市很難再出現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則最好投資于優先級份額,以獲取穩定的固定收益。”孫文迪指出。
推薦閱讀
亞洲中央銀行以調控本國貨幣升值速度,來增強出口競爭力從而促進經濟發展的策略已非秘密。當經濟增長態勢不明朗時,他們會傾向于抵制貨幣升值;而當經濟低迷時,他們會非常樂意利用貨幣升值來抵消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結構化陽光私募:優先劣后份額如何選?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331/4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