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電子雜志Slate上周五撰文稱,雖然富士康的用工問題最近令蘋果形象受損,但在獨立調查報告公布后,該公司卻憑借巧妙的公關手段化解了危機。不僅如此,改善用工環境的承諾甚至會導致整個科技供應鏈的成本上漲,從而打壓利潤率本來就很微薄的競爭對手。
以下為文章全文:
巧妙公關
有時候,即使表面看來蘋果輸了,但它其實還是贏了。最近幾個月,各種各樣的調查報道和抗議活動令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形象受損,更不用說那些真假難辨的獨白劇和廣播節目了。批評者的矛頭都指向了蘋果的用工環境,他們指責蘋果中國供應商的工廠存在安全和健康隱患,而且還有長時間加班和低工資等諸多問題。《紐約時報》就曾對蘋果最大的供應商富士康進行過長篇報道,導致很多人手拿iPad或iPhone時都心懷愧疚。
周四,負面報道繼續涌現,獨立勞工組織公平勞工協會(以下簡稱“FLA”)發布了對富士康的調查報告,披露了眾多意料之中的用工問題。但對蘋果而言,這似乎并非壞事。該公司認可了FLA的報告,響應方式也非常巧妙:蘋果立刻宣布與富士康達成交易,新招募數萬名工人,加強安全和加班規定,并建設更好的員工宿舍。到了周五,媒體已經不再關注FLA的報告,反而將焦點放在蘋果的承諾上——蘋果與供應商共同改變用工環境的承諾,相當于給整個中國制造業制定了新標準。
通過這種巧妙的手段,蘋果瞬間從惡棍變成了英雄。但等一下,這些改變難道不會產生很大的成本嗎?會,但這反而對蘋果更加有利。
成本優勢
富士康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制造商。其最知名的業務是組裝iPhone和iPad,但該公司同時也為惠普(微博)、戴爾(微博)、亞馬遜(微博)、索尼和其他企業代工。蘋果下達的任何改進命令,也會對其他企業的產品產生影響。而富士康的行為則會對它的供應商——其中有些企業的用工環境更加惡劣——產生連鎖效應。部分分析師認為,富士康規模太大,因此該公司提高工資、加強監管并改善用工環境的決定,勢必對整個中國產生廣泛影響。
對科技企業而言,這些變化對利潤所產生的影響取決于他們消化勞動力成本的能力。對亞馬遜這樣的企業而言,由于199美元的Kindle Fire已經賠錢了,因此工資上漲可能會對其產生巨大影響。相比而言,蘋果享有著業界最高的利潤率。該公司的新iPad售價從499美元至829美元不等,增加幾美分或幾美元的生產升本不太可能對利潤率產生影響。即使的確會產生影響,蘋果也可以略微上調價格。蘋果用戶真正關心的是質量、時尚、美觀和易用,價格并不重要。
蘋果的競爭對手是否會尋找更廉價的供應商呢?有可能,但并不容易。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兼企業道德評級網站GoodGuide.com聯合創始人達拉·奧魯克(Dara O’Rourke)認為,富士康的規模和影響都很大,而且效率極高,導致蘋果和其他企業對其難舍難離。任何放棄富士康,轉而尋找廉價供應商的企業都會犧牲對質量、數量和產品設計的控制,而這正是蘋果賴以成功的秘訣。
歷史經驗
倘若競爭對手逆勢而為,便有可能遭遇公關危機。十年前,當耐克的血汗工廠被媒體曝光后,該公司最終被迫改善了用工環境,競爭對手也紛紛效仿。“所有人都會在激進消費者發難前解決問題,”曾經擔任紡織行業工會領導者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工中心副主席凱蒂·庫安(Katie Quan)說,“我記得當時在印度尼西亞有一家工廠,與之合作的品牌突然之間都發來了用工準則,包括那些沒有被媒體曝光的企業。”
現在就說蘋果與富士康的協議將徹底改變全球科技供應鏈或蘋果自己還為時尚早。在耐克的案例中,外界壓力迫使該公司及其重要供應商放棄了一些最過分和最明顯的不當行為,包括侮辱員工和危險的用工環境,但并未改變市場的根本問題,低工資和超時加班的問題依舊存在。
倘若蘋果真的希望改變富士康和其他供應商的文化,就必須要以身作則地支持最新宣布的計劃,從蘋果管理人員的業務方式做起。拼命壓低工資、在最后一刻改變設計,甚至提出苛刻交貨時間的不只是富士康高管,還包括蘋果的高管,甚至你我這樣的消費者——我們都希望以最低價買到最熱門的新品。為了讓心靈得到慰藉,很多蘋果用戶都愿意在購買產品時多等一會兒,或是多花一些錢。現在,該看看蘋果競爭對手的用戶是否也愿意做出讓步了。(書聿)
推薦閱讀
導語:《福布斯》雜志網絡版周日刊文稱,惠普10天前宣布進行重組,將打印機業務和PC業務進行了整合,同時使營銷、企業通信和大客戶銷售等職能部門更加集中。外界對惠普的此次重組看法不一,不過很明顯的一點是,惠普>>>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02/4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