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新CEO拉里·佩奇
導語:國外媒體今天撰文稱,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出任谷歌CEO已經整整一年,在此期間,如何應對Facebook的威脅成為了他的首要任務。但除此之外,谷歌今后還將面臨更多挑戰。
以下為文章全文:
Facebook情結
谷歌(微博)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有一段Facebook情結。在去年4月接替導師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出任谷歌CEO時,佩奇便堅持認為,該公司必須采取更為主動的措施,應對Facebook日益受寵引發的威脅。
作為回應,佩奇啟動了一項社交網絡計劃。雖然他本周三就將迎來擔任CEO一周年的紀念日,但目前仍在借助這一計劃重塑谷歌的形象。
Facebook已經迫使谷歌開發了自己的社交網絡Google+,甚至還對隱私政策和互聯網搜索結果進行了調整。這些變化引發了外界質疑:為了保護自己網絡廣告帝國,這家最有權勢的互聯網公司是否已經拋棄了“不作惡”的信條?
“Facebook讓谷歌意識到自己在社交領域的不足,這是不容忽視的缺陷�!笔返傥摹とR維(Steven Levy)說,他撰寫的《In The Plex》一書對谷歌過去14年的發展進行了詳細介紹。
考慮到谷歌在利潤豐厚的互聯網搜索和廣告市場的主導地位,對Facebook的擔憂似乎有些杞人憂天。谷歌去年實現廣告銷售額365億美元,達到Facebook 32億美元廣告收入的十多倍。
但佩奇明白,Facebook擁有一項重要優勢,完全有可能借此超越谷歌。
社交業務
自2004年誕生以來,Facebook便一直在囤積有關用戶社交圈和興趣愛好的重要信息。隨著Facebook逐漸受到用戶的歡迎,它所搜集的數據也在不斷增多。這使得Facebook能夠發布更為精準的廣告,并提供與用戶興趣和喜好更為貼近的內容。
谷歌很難利用這些數據來改善搜索引擎和其他產品,這也正是該公司自主開發社交網絡的原因。
自9個月前上線以來,Google+已經吸引了1億多用戶。盡管仍然落后于Facebook的8.45億,但卻遠好于發展早期的Facebook。
不過,Google+尚未證明它的確能夠吸引用戶關注。據美國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comScore統計,用戶每月平均在Google+上僅停留幾分鐘,而Facebook的這一數字則長達6至7小時。
但佩奇出任CEO后推出的Google+和其他社交網絡功能,的確幫助谷歌更好地了解了用戶的生活。如今,谷歌可以利用其中的部分數據出售更多廣告,該公司幾乎所有的收入都來源于此。
Facebook有可能在下月上市,屆時,其威脅還會進一步加大。此次IPO(首次公開招股)有望融資50億美元,由此獲得的免費宣傳可能會為該公司吸引更多流量。本次IPO有可能超過谷歌2004年時創下的記錄,成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新股首發。
谷歌表示,佩奇工作太忙,無法就過去一年的CEO生涯接受采訪。事實上,佩奇曾在谷歌創立之初擔任過CEO,但由于早期投資者希望引入一位更有經驗的領導者,所以他于2001將帥印交給了施密特。
施密特現在擔任谷歌執行董事長,他去年表示,沒有對Facebook的挑戰給予足夠重視,是他任期內最大的遺憾。
佩奇接任CEO后,便將谷歌高管的辦公室搬到Google+團隊所在的辦公樓,從而明確了公司的首要任務。他還將員工的部分獎金與Google+的表現掛鉤,并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業務,關閉了20項不太熱門的服務,包括數字病例項目。
“佩奇受制于他對Facebook的偏執。顯然,這兩家公司正在開戰。”肯·歐列塔(Ken Auletta)說,他是在寫《谷歌:一如我們所知的世界末日》(Googled: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一書時認識佩奇的。
更多挑戰
當佩奇的CEO生涯進入第二個年頭時,他還將面對很多其他挑戰。
谷歌還在面臨歐美監管者對其商業和隱私行為的廣泛調查。在越發重要的移動計算市場,該公司的Android操作系統還要與蘋果一爭高下。除此之外,谷歌即將完成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并購——對摩托羅拉(微博)移動總額125億美元的收購。除中國外,該交易已經獲得其他國家和地區政府的批準。
佩奇還要努力贏得華爾街的信任。
盡管谷歌的業績空前優異,但其股價表現卻不及其他科技股。部分投資者對佩奇增加開支的舉措不滿,還有人因為谷歌搜索廣告去年末的降價而憂心忡忡。自佩奇掌權以來,該公司的股價已經上漲了9%,但卻落后于納斯達克(微博)綜合指數12%的同期漲幅。具有更廣泛指導意義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則上漲了6%,谷歌也是該指數的成分股。
在某些人看來,谷歌為抵御Facebook采取的一些措施,表明它正在變成一家為了保護核心業務不擇手段的公司。
在2004年的招股書中,佩奇和谷歌另外一名聯合創始人塞吉·布林(Sergey Brin)曾經承諾永遠不會發生這種事情。在當時寫給投資者的公開信中,佩奇信誓旦旦地闡述了谷歌將“不作惡”作為指導原則的原因。他當時寫道:“我們堅信,從長期來看,一家為了從事美好事業不惜放棄短期利益的企業,將帶來更好的服務�!�
隱私擔憂
當谷歌加大對個人數據的挖掘力度時,這種真摯的承諾開始受到質疑。
谷歌最近對隱私政策的更改引發了最大的抗議浪潮。大約一個月前,谷歌整合了60份不同的隱私政策,以便匯總旗下所有服務的個人信息。谷歌當時表示,這種簡化的隱私政策對用戶有利。但該公司也承認,這可以幫助其更為透徹地了解用戶資料,方便廣告主接觸到潛在用戶。
另外一個隱私問題源于斯坦福大學的一名研究生今年2月發布的報告。該報告顯示,谷歌繞過了蘋果iPhone和iPad中的Safari瀏覽器的隱私設置,追蹤用戶的上網活動。谷歌表示,該公司原本是為了方便用戶點擊Google+中的按鈕,繞過隱私設置只是無心之過。谷歌隨后關閉了用戶追蹤功能。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4月4日下午消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日前宣布,針對Immersion起訴HTC侵犯其專利一事,已正式立案調查。 HTC發言人3日表示,尚未收到相關訴訟文件,待收到正式文件后,公司相關部門會立刻研究應對措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佩奇任谷歌CEO一周年:應對Facebook成首要任務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04/4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