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像個家長,在上海松江區為巨人網絡的員工們造起了一個龐大家園。
網游業不少人贊嘆過這塊龐大的園區,空間疏朗、開闊臨水,其中甚至有完備各類生活休閑設施,如堪稱星級的影院、酒吧、桑拿、體育館、游泳館和健身室等。
巨人內部將這里叫做“巨人家園”,或者“孵空間”。巨人網絡副總裁湯敏說,這是寄予溫暖和諧、孵化創新的意思,其間巨大的蛋形柱子傳遞出孕育的隱喻。
這一園區于2010年6月啟用,除了巨人網絡總部之外,2009年后巨人開始啟動旨在鼓勵內部創業的項目公司化進程,這些巨人網絡參股的公司如今也都駐扎在這片基地中。常駐人員超過千人。
其他如市場、宣傳等部門設在市區宜山路園區,當巨人有重頭產品即將發布的時候,這些部分也將會組建起“突擊隊”進駐松江,與研發團隊緊密協作。
巨人至今仍是以自主研發為主,湯敏說,研發仍是公司的核心部門,遠程協作畢竟麻煩,無縫合作則來得最好。
“我是‘壞人’,但我愛護員工”
有意思的是,這所園區的建設投資并非出自巨人網絡上市公司,而是由史玉柱自掏腰包。
八九年前,史就動了在上海自建基地的念頭。幾經輾轉后,他選擇了能提供足夠大面積土地的松江。原先這片園區是為腦白金團隊準備的,2006年巨人網絡異軍突起,松江位于上海郊區,更適合要求清凈的研發團隊,所以就讓給了巨人。
他可真算大方,請來建筑業大師湯姆·梅恩進行設計,相關園區的規劃至今尚未全面完工,目前已投入了7億多元。
知情人士說,史玉柱本人并沒有向上市公司收取租金,除了水電費等日常維護成本,巨人網絡可是省下了大筆花費。
這些顯然直接源自史玉柱的念頭。盡管已淡出一線直接管理,但對于巨人來說,他的地位不可撼動。巨人員工說,他像一個大家族的家長一般,雖然不再事必躬親,但龐大家園處處烙有他的印記。
史早年曾經歷重大挫折,如今的巨人企業文化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當時的教訓,如其中格外強調艱苦奮斗、只認功勞不認苦勞、要求敢于承擔責任等。但即便一向以強調執行力的硬朗作風而著稱,巨人家園的存在仍帶來了不少溫情成分形成對沖平衡。
湯敏說,正如“孵空間”所指,史玉柱希望它的員工們在這里得以事業發展、成家立業。
史玉柱自己則說:“我是‘壞人’,但我愛護員工。”
事實上,巨人家園內的員工們也正展現出更多創造性、歸屬感和趣味,如去年員工自發自編自導自演自拍了一部電影《玩大的》,在極短時間內展現了較高水準,表達出對集體記憶的認同和對游戲行業的熱愛。湯敏說,這些員工“真厲害,非常有熱情”。
安居才能樂業
在這個園區,1000多名員工可以享受幾乎全面的生活服務,外包的供應商運營者食堂,物業公司則管理著影院、體育館、酒吧等諸多設施。
園區里還建有16幢6層的員工宿舍樓,且租金極為低廉,雙人房收費每月僅400元/人,單人間也不過600元。
湯敏說,史造松江園區的初衷是為員工們提供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家園。造園之初,設計師并不贊成在其中集成食堂與宿舍樓,認為這樣會提高管理難度,但史玉柱堅持其觀點:松江畢竟偏遠,1000多名員工需要一個宜居空間。如今他大概會很欣慰,員工們在這里待著算是舒服,不少人還將家人接來同住。
他還有更多想法。不久前,史玉柱公開自曝說,正謀求在松江繼續拿地蓋住宅樓,再以成本價賣給員工。知情人士稱,這源于巨人每年的員工調查:住房問題長期居于員工關心問題的首位。
意向中的員工住宅規劃并不在松江基地的土地板塊內,且相關投入預計并不由巨人網絡上市公司承擔,可能由史玉柱個人控制的公司如巨人投資來承擔。
事實上,巨人早已成立了由一位副總牽頭的小組負責此事。不過由于拿地難度較大,目前尚未有明確進展。不過,圍繞著為員工造園的念頭,未來史玉柱或許還會冒出更多想法來。
推薦閱讀
短短的幾年時間我國空調行業,就完成了從簡單的制冷或制熱產業初級階段向以節能、變頻、靜音等多功能、高科技產品為標志的產業成熟階段的過渡,現在我國空調產品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空調產業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史玉柱造巨人家園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06/48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