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表現各異的四家上市險企2011年年報有什么共同點,那就是銀保業務都呈現下滑態勢。在持續的困局之下,保險公司們也在尋求銀保業務的轉型和新的探索。
銀保指標下滑
2011年,銀行、證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共發行了1.97萬個理財產品,這些產品期限短則1個月,長則1-2年,投資收益可達5%以上。與之相比,期限多為3~20年、投資收益較低的投資型保險產品缺乏較強的競爭優勢,受到不小沖擊。加之銀行信貸緊縮、銀保新政等諸多因素影響,各公司的銀保業務均呈“負增長”。
各家保險公司2011年年報顯示,中國人壽銀保業務收入1449.00億元,同比下降8.2%,渠道占比45.2%;中國平安銀保收入189.42億元,同比下降30%,渠道占比10.1%;中國太保銀保業務444.5億元,同比下降7.8%,渠道占比47.7%;新華保險銀保業務收入566.92億元,同比下降8.1%,渠道占比59.8%。
除了銀保總保費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銀保新單亦呈負增長,其中,中國人壽銀保新單同比下降,中國太保同比下降25.8%,新華保險同比下降30%。
主要受銀保業務下滑的影響,各家公司退保金均有大幅增加。中國人壽退保金同比增長了42.1%;中國平安退保金同比增長15.5%,退保率為0.9%;中國太保退保金同比增長113.6%;新華保險退保金同比增長95.16%。有分析師指出,預計新華保險今年仍將維持較高的退保率,但不會進一步惡化。
探索銀保新模式
盡管困難重重,作為三大渠道之一的銀保渠道依然為諸公司所重視,均在努力尋找和探索銀保發展新模式,以求突破困局。
中國人壽在年報業績發布分析師交流會上表示,公司將進一步關注銀保渠道的盈利性,進一步加大期繳占比。去年中國太保在銀保渠道全力實施銷售模式轉型,推動以期繳為核心的業務發展,穩定與主要銀保渠道的戰略合作關系。新華保險高層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正對銀保渠道進行創新研究和基礎準備工作,銀行培訓、產品開發和銷售培訓逐步開展,目前在四川實行試點,已推廣到其他三個地區。中國平安相關人士在業績發布會上則表示,公司正與監管部門積極溝通,希望放寬保險公司駐點銀行網點銷售的限制。
有分析師認為,當前壽險業雖然困難不少,但機會很大,在今年貨幣政策趨于寬松、其他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等態勢下,銀保業務下滑之勢有望觸底反彈。
推薦閱讀
西班牙和法國上周拍賣國債情況均不理想。受此影響,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盤中升破5.8%,創下自去年12月1日以來的新高;德國國債的風險貼水也升至近4%,創下去年11月以來新高。 與此同時,老大難希臘亦未真正脫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銀保業務下滑不休險企尋求艱難轉身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09/4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