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俄羅斯媒體報道,4月7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俄羅斯外交家、漢學家、曾擔任俄羅斯聯邦前駐華大使長達13年之久的伊戈爾·羅高壽(Igor Rogachev)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0歲。羅高壽的葬禮定于4月11日在莫斯科舉行。
祖孫四代結緣中國
許多中國人都知道羅高壽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曉其俄羅斯名字伊格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羅加喬夫(Igor Alexeyevich Rogachev)。“羅高壽”一名是其父親根據姓氏的中文諧音給兒子所起。
羅高壽于1932年3月1日出生于莫斯科,其父親阿列克謝·羅高壽(Alexei Petrovich Rogachev)是前蘇聯最負盛名的漢學家、翻譯家之一,是個中國通。他在中國先后工作生活了12年,翻譯了大量中國文學作品,比如《西游記》、《水滸傳》等。
在羅高壽剛滿4歲時,就隨家人來到中國哈爾濱,并在哈爾濱度過了童年。1939年,羅高壽隨父親回國。1955年,羅高壽畢業于蘇聯外交部莫斯科國立國際關系學院。次年,羅高壽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外國專家局之邀,來華擔任翻譯,并先后供職于蘇聯駐華大使館和蘇聯外交部遠東司。
1969年,珍寶島發生大規模武裝沖突時,羅高壽任蘇聯駐華大使參贊;1986年起,擔任中蘇邊境問題談判團團長;1989年2月,出任蘇聯外交部副部長;1992年,由俄羅斯聯邦首任總統葉利欽任命其為俄羅斯聯邦駐華特命全權大使,直至2005年任職結束。
之后至其去世前,羅高壽一直擔任俄羅斯聯邦議會聯邦委員會阿穆爾州政府代表。在中國期間,羅高壽曾先后與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毅、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溫家寶等人會面。
羅高壽的女兒作為記者常駐北京,孫子正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的駐華外交官。
積極推動中俄關系
羅高壽是最早致力于發展中俄(蘇)兩國關系的外交人員之一。他見證了中蘇、中俄關系的不同發展時期,包括中蘇友好、兩黨關系破裂、雙方關系解凍,以及中俄建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等歷史時期。
在擔任駐華大使長達13年期間,羅高壽積極推動中俄兩國關系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快速發展。羅高壽不僅經歷了從蘇聯到俄羅斯聯邦國家格局的變化,也見證了中國推行改革開放、對外政策發生巨大變化的重要年代。
1992年,羅高壽的到來促使中俄兩國關系走出低谷,實現正常化。1996年中俄又建立了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此外,羅高壽還曾積極參與上海合作組織、金磚五國組織的各項籌備工作。回顧13年在中國的外交生涯,羅高壽認為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親身參與2001年《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起草工作。
在經貿領域,羅高壽曾也不斷推動中俄貿易水平的發展。為深化中俄兩國企業合作關系,2010年,羅高壽倡議建立了俄羅斯第一家國家俄中經貿合作促進機構“俄中經濟合作中心”,中心的基本工作目標是在俄羅斯和中國促進兩國企業的各項合作,為其提供高質量的咨詢及有效協助。
推薦閱讀
正值新一輪伊核問題談判重啟的當口,伊朗官方第一次承認伊朗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無疑是繼之前伊朗宣布向德黑蘭研究性反應堆裝載國產核燃料棒后,又一番讓西方國家神經緊繃的表態。 據阿拉伯新聞網4月7日報道,伊朗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俄前駐華大使羅高壽去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09/4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