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禹城市委書記張安民:發展生物產業 禹城沖刺山東第一方陣
范利祥
這幾年,禹城的突然崛起,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作為山東省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和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禹城這幾年不斷被貼上國家高技術(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全國科技實力百強市、中國功能糖城、全國食品工業強市等標簽。
“我們近幾年的目標,就是沖刺全省第一方陣。”近日,上海召開的“新資源食品與公眾營養(國際)高峰論壇”上,禹城市市委書記張安民向記者詳細解構了禹城的崛起路徑。
打造“生物谷”
《21世紀》:生物產業是國家在“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生物產業國家技術產業基地以及“糖都”之稱的禹城,會給予當地生物科技企業哪些實質性的扶持政策?
張安民:禹城作為國家高技術(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擁有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更具備全國唯一的“中國功能糖城”的金字招牌。我們將借鑒外地產業集聚發展模式,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科技實力和區位發展優勢,借力爭創國家高新區,同步推進中國“生物谷”建設,打造在全國規模、品牌、技術都具有明顯優勢的生物制造基地、創新中心和人才聚集區。
禹城將堅定不移招商引資、大上項目,堅定不移培植大集團、培育大產業。
像山東龍力生物這樣在功能糖產業的領軍企業,政府將為其提供土地等各方面的扶持政策,促其內涵提升、外延擴張,實現做大做強。
《21世紀》:針對龍頭企業,政府在招商引資上有哪些新的思路?
張安民:一方面,必須把握經濟和產業規律,突出企業招商主體,推進產業招商、以商招商;另一方面,努力在完善服務、健全機制、優化環境、提升效能等領域下功夫。
《21世紀》:那么禹城的高新產業已達到什么樣的狀態?
張安民:禹城高新區已經超越了創業起步階段,面臨提升嬗變的重大機遇,我們將依托“6+2”現代產業,2年內爭創國家高新區、打造中國“生物谷”。
禹城高新區是國家高技術(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現已形成生物、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高檔紡織和現代金融、現代物流“6+2”主導產業,可以說產業發展定位和現狀,完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方向。
建設中國“生物谷”,可以匯聚放大各個企業的優勢,真正發揮禹城生物產業的集群優勢,打造區域競爭力。
對接藍色經濟區
《21世紀》:山東藍色經濟區給禹城帶來了什么機會?
張安民:藍色經濟區的發展主要有四大產業,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海洋技術。我們作為一個國家高技術(生物)產業基地,將優勢互補,互動共贏,努力推進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產業對接和融合,加快開發一些高端、無污染、潛力大的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特別是在功能糖方面,延伸鏈條,強化終端,加快“二次創業”,不斷鞏固行業領航和主導地位。
《21世紀》:國際經濟危機對禹城有哪些沖擊?
張安民:我們現在有裝備制造、生物技術、新能源這三大支柱產業�,F在看來,對裝備制造業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針對主要生產核能和風力發電設備的大型企業,因福島核電站問題,受到了很大影響。但是,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相信一定會有所改善。
在新能源方面也有影響,歐洲一些國家,對我們國家的單晶硅和多晶硅出口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別是光伏產業,都受到了國外的沖擊。
《21世紀》:針對這些影響,禹城做出了哪些對策?
張安民:第一,積極轉方式調結構。特別是在裝備制造業領域,除了發展國家政策核電之外,也會轉到其他領域和產業。
第二,鼓勵自主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也是禹城的最大優勢和可靠支撐。
第三,加大科研投入,市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的科研經費,多種形式支持和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并引導各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
第四,培訓企業家。從今年開始,禹城與山東大學、南開大學建立聯系,開設企業家培訓班,使禹城的企業家在經營管理上更上一個層次。
推薦閱讀
山姆·施洛格(Sam Shrauger)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0日早間消息,PayPal發言人周一稱,該公司全球產品及體驗副總裁山姆·施洛格(Sam Shrauger)即將離職。 PayPal發言人Anuj Nayer表示:“在供職于PayPal八年以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禹城沖刺山東第一方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0/49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