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ST海龍(000677.SZ)發布短期融資券“11海龍CP01”兌付公告,這只即將在本周日到期的債券進入兌付程序,至此,山東海龍掀起的這場債市信用危機接近尾聲。
就在海龍短融兌付觸手可及之時,華商基金主動刊登的一則公告把自己推上了風口浪尖,加上隨后被揭露的一宗神秘交易,讓這場債市“鬧劇”再起波瀾。
神秘交易
財匯資訊數據顯示,從去年9月22日起,海龍短融在二級市場再無成交,但在即將兌付的前夜,卻出現了一筆神秘成交。
昨日上午,道瓊斯通訊社引述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下稱“中債登”)數據稱,在海龍兌付公告發布當日,“11海龍CP01”通過后臺交易方式完成了一筆面值3000萬元的交易,全價為93.195元,不含應計利息的價為87.49元。
債市后臺交易是將交易指令直接發給中債登,交易信息不會在前臺顯示,具有隱蔽性。由于交易標的正是備受關注的海龍短融,這宗神秘交易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交易信息披露太少,很難得出結論。不排除是之前海龍爆發兌付危機的時候,相關機構為了隱瞞虧損,所以轉為代持,如今剛好代持到期,必須買入。”某銀行資金總部研究員向記者表示,“實際上這類交易并不算少見,只是因為恰恰是海龍短融,所以被注意到了。”
更有交易員懷疑這起交易的動機:“再過幾天這只短融就能兌付了,以93元的價格成交,對應到期收益率為825.0557%。”
華商基金有意購買
到底誰是這3000萬元短融的買家?華商基金此前主動發布的一則公告引得緋聞上身。
4月6日晚間,華商基金意外地聲明稱,為防范風險、保護基金持有人利益,該公司于當日按照中債估值價格以自有資金買入旗下華商穩定增利債券基金持有的全部“11海龍CP01”。
華商基金在上述公告中未披露所持有的海龍短融頭寸,但其年報中的一組數據泄露了端倪。華商穩定增利債券基金的2011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該債券基金持有的短期信用評級在A-1以下的債券公允價值共計2985.9萬元。
據記者了解,目前債券市場中的絕大部分短融評級均為A-1,而在去年12月,“11海龍CP01”評級已經被降至B級。
與此同時,華商穩定增利債券基金最新投資組合報告顯示,截至去年末,該債券基金累計持有企業短期融資券2.20億元,由于“11海龍CP01”不是其投資前五名的債券,因而具體投資數量并未披露;不過占比第五名的中行轉債為62.79萬張,公允價值5939萬元,所以該基金所持海龍短融頭寸不會超過這一數量。
據此,有市場人士指出,幾乎可以確定這筆價值2985.9萬元的資產為華商穩定增利債券基金持有的海龍短融,并且基本與中債登后臺交易數量相吻合。
自購“背書”受肯定
華商基金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刊登此次公告是由于公司的稽查標準較嚴格,為保護持有人的利益考慮。
華商基金上述公告并稱,“若11海龍CP01到期兌付,則公司本次購買債券所獲收益全部歸華商穩定增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所有,本公司將在11海龍CP01兌付當日將獲利金額全額轉入基金資產。”
截至去年年底,華商穩定增利債基的總資產為14.48億元,據此計算,海龍短融占其資產凈值僅為2%。
“按照證監會的相關規定,華商的這筆交易屬于可公告也可以不公告的范疇。”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果基金公司不披露,沒有人知道它持有該債券。在之前類似的案例中,基金公司通常選擇不公告。
熟悉基金行業的人士向記者介紹,除華商基金外,目前尚無其他公募基金表示自己持有海龍短融。在此之前,寶盈基金旗下貨幣基金曾在2011年二季度末時持有海龍短融,并且為第四名重倉債券,但截至去年底,海龍短融已不在前五名重倉債券之列。
“華商基金或許是希望做出負責任的姿態。”分析人士指出,華商用自有資金購買存在風險的資產,收益歸投資者,虧損公司承擔,能夠為公司形象加分。
推薦閱讀
隨著投資者對歐洲經濟前景擔憂重燃,同時擔心西班牙可能成為繼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之后的第四個需要申請金融援助的歐元區成員國,歐元區市場本周陷入新一輪動蕩。 西班牙10年期信用違約掉期(CDS)費率周三(4月11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龍事件再起波瀾: 3000萬交易背后疑似華商基金自購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2/50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