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還是一個出現時間不算長的職業,屬于家政服務中的一種。正因如此,對于該職業的報酬,人們習慣性地把其與簡單體力勞動的保姆職業相印證,對于月嫂的高收入表示驚詫。
但是,在產婦的月子里照顧大人和嬰兒,卻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關系到大人和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在月嫂職業出現以后,月嫂的價格水漲船高。有報紙稱,京滬等地月嫂的最高報酬已達1.5萬元左右,有人驚呼已超過了醫學博士,認為是天價、是泡沫,需要整治。
其實,即使京滬等地真有月嫂工資達到1.5萬元,并不能代表這兩地該職業的整體薪水就達到了這個高度,能拿到這個工資的恐怕還是鳳毛麟角。據披露,北京60%的月嫂每月收入在5000~8000元,20%的在8000元以上。
不過就算月嫂的收入普遍到了每月1.5萬元,筆者也不認為那是泡沫。
就拿與所謂的醫學博士的對比來說,那種認為月嫂收入超過前者就不合理的觀點筆者認為是錯誤的。且不說多數醫學博士的工作對其職業來說,其實也是一些常規性的工作,而術業有專攻,月嫂的工作對于醫學博士來說,也未必就能完成。
進而筆者認為,試圖打壓月嫂“高薪”,正是多年來中國社會勞動分配體系失衡的表現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后,一度社會極度輕視腦力勞動,而近來的30年則又極度輕視體力勞動。其實,過度輕視體力勞動和過度輕視腦力勞動都是有害的。解決的辦法,是用公正的市場來解決各職業在工資等分配上的失衡現象。目前月嫂市場沒有較多非市場因素的干擾,其工資水平近年來的上漲,正是向其合理的均衡價格的回歸。
而月嫂市場工資水平的合理上漲,正可以推廣到其他職業的勞動力市場上。在制造業和低端服務業,勞動者的工資水平目前市場發育程度很不完善,其整體工資水平還處于偏離勞動者價值的程度。
目前各地制造業和低端服務業的工資水平的確定,許多還僅僅根據當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資水平來作為基準。而最低工資水平,應該是指付給那些只能從事極為簡單的工作、身體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群的工資,絕對不能作為從事一般工作、身體和智力正常的勞動者的基準工資水平,這樣的勞動者應當得到更有尊嚴的工資,即能夠在當地靠這個工資不窘迫地養家糊口。
如果要讓低端服務業和制造業從業人員的工資達到有尊嚴的工資水平,必須糾正體力勞動低賤和該當承受低工資待遇的錯誤觀念。在這一點上,海外藍領階層的工資待遇水平值得我們學習。在目前環境下,政府部門應當樂見體力勞動者的工資水平在市場作用下向均衡水平回歸。(作者單位:東航國際金融公司)
推薦閱讀
文/佚名 提示:購買水貨手機沒有質量保障,請謹慎選擇! 【深圳行情】HTC Sensation是HTC首款采用雙核處理器的手機,搭載高頻高通snapdragon MSM8260雙核處理器和sense3.0界面,屏幕為4.3英寸960x540qHD分辨率屏,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月嫂“高薪”又如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2/5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