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11日16時38分,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8.6級地震。人們一度擔心可能由地震引發的海嘯會令2004年南亞大海嘯慘景重現,不過截至發稿,美國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PTWC)已取消對印度洋地區的海嘯預警觀察。
在印尼附近海域發生8.6級強震后數小時,PTWC稱:“最新海平面數據表明,大部分地區面臨的海嘯威脅已降低或結束。”針對16時38分8.6級地震及18時43分8.2級余震的海嘯預警觀察均已取消。
復旦大學環境工程系博導、教授戴星翼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并不是每一次大地震都會引發大海嘯,要看當時地震的震源深度而言。一般震源較淺的地震引發海嘯的可能性比較大,而震源較深、地殼振幅不大的地震形成海嘯的可能性較小。此次印尼強震的震源深度33公里,屬于中等等級的震源深度。
中國地震局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在1.5萬次海底構造地震中,大約只有100次引起海嘯。一些專家則認為,引發海嘯的地震震級一般在里氏6.5級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內。
引發海嘯擔憂
北京時間4月11日16時38分,印尼亞齊省最西部水域發生8.6級強震,震源深度33公里,震中距離首府班達亞齊495公里。在隨后的18時43分,又發生了一次8.2級余震。
印尼當地電視臺報道說,當天下午,距離地震源較近的班達亞齊市居民震感強烈,人們因害怕紛紛從建筑物里跑到街頭躲避,亞齊省醫院的病人立即被轉移到露天的地方。
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等地均有震感,并采取了相應的預警措施。中國西藏拉薩市和日喀則地區也有明顯震感,但據西藏自治區地震局介紹,暫時沒有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道,具體情況還在進一步了解中。
地震發生后,印尼總統蘇西洛當天下午在電視上發表講話,稱尚未收到亞齊省地震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報告,雖然處于戒備狀態,但目前尚無海嘯威脅。
顯然,可能由地震發生的海嘯是最令人擔憂的——發生地震的亞齊省是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重災區,當時海嘯奪走了該省近17萬人的生命。
地震發生后,印尼氣象與地球物理局官員表示,他們已向28個國家發布海嘯警報。美國西海岸和阿拉斯加海嘯預警中心(WCATWC)網站分別在8.6級強震和8.2級余震后發布了第一波可能海嘯波抵達不同地區的時間。
PTWC也于第一時間發布了印度洋范圍的海嘯觀察預警,受影響地區從印尼直到印度、斯里蘭卡、澳大利亞、索馬里、阿曼、伊朗、孟加拉國、肯尼亞、南非和新加坡,并稱這種級別的地震有可能引發大面積的破壞性海嘯,并可能影響到整個印度洋海盆的海岸線,但目前還不確定海嘯已經生成。
海嘯預警解除
但震后美國地質調查局一名專家表示,除非海底發生滑坡,否則此次印尼地震不大可能造成海嘯。
直至最新海平面數據表明大部分地區面臨的海嘯威脅已降低或結束,PTWC對印度洋地區的海嘯預警觀察才被解除。
由于印尼位于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的交界處,大陸板塊在這里交接,地震和火山活動頻繁,每年發生的大小地震不下數千次。
印尼強震發生后,國家海洋預報臺曾根據地震信息判斷,地震可能會在震源周圍數千公里范圍內引發越洋海嘯,短時間內海嘯不會對我國造成災害性影響,但需要對其持續關注,國家海洋預報臺將密切關注后續監測情況并及時發布信息。
戴星翼認為,即使印尼發生海嘯,對我國的影響也有限。因為在“第一島鏈”上,中國沿海處于島鏈的里邊,印尼地震帶位于島鏈的外圍,印尼海嘯到達中國需要經過很多國家和島嶼,難以到達,即便到達了,威力也已大大減弱。
除了災害嚴重性和人員傷亡程度,外界也開始憂慮印尼地震對經濟的影響。由于印尼是全球橡膠的重要供應國,有部分分析師認為此次地震可能會對印尼的橡膠出口產生一定影響。
推薦閱讀
多任務一直都是諸多智能操作系統的軟肋,Windows Phone 7也不例外,鑒于此,Windows Phone 7在Android以及iOS面前一直無法抬頭挺胸(盡管除了Safari和Mail之外,iOS 4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多任務),但是隨著iOS 5的推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印尼連遇8級強震海嘯預警“有驚無險”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2/50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