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蒙牛乳業(02319.HK)、伊利股份(600887.SH)、光明乳業(600597.SH)三大巨頭年報顯示營收、盈利均全線上升,一片大好,但是,先后發布財報的二線本土乳企貝因美(002570.SZ)、飛鶴乳業、雅士利等卻并未隨之跟漲,增長緩慢、股價下滑、董事長換人、凈利下滑、延遲發布財報等種種跡象顯示,二線乳企困境重重。
嬰幼兒奶粉品牌貝因美此前發布的年報顯示,去年貝因美實現營收47.27億元,同比增長17.35%,凈利潤為4.38億元,同比增長僅為3.74%。
業績增長放緩之外,貝因美受到質疑的是其董事長在9個月內連續兩次換人,且接替者至今尚未說明。在前一任董事長、創始人謝宏離職后,其接任者朱德宇在9個月后也遞交了辭職報告,稱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董事長及董事職務,而此時正值貝因美迎來限售股解禁之際。其間,貝因美問題纏身,產品接連被曝質量問題、并被審計出“偽高新”補繳稅款近6000萬元。貝因美股價也從去年4月上市時的40元/股跌至目前的24元/股左右。
此前,2009年實現248%的高位復合增長率的澳優乳業也風光難再,其延遲發布財報的背后難掩業績的下滑,雖然全年業績尚未得知,但其去年發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收同比減少25.6%,凈利同比減少8.2%,且去年7月澳優乳業曾卷入產品不合格、被質疑“假洋品牌”的丑聞。
同樣被卷入丑聞的皇氏乳業去年業績也不理想,其營收增長39.27%至5.7億元,但凈利潤僅增長2.08%至5811.4萬元。去年8月,皇氏乳業被質疑旗下摩拉菲爾牛奶產品涉嫌虛假宣傳,公司稱摩拉菲爾水牛奶高于普通黑白花牛奶,維生素A含量253倍,鐵含量122倍,鋅含量7倍。但是,這些數據卻與皇氏乳業2009年首次公開募股時發布的招股書自相矛盾。
而財報唯一亮眼的飛鶴乳業卻要面臨在本月底前支付紅杉資本對賭的1630萬美元的問題,財報顯示,飛鶴乳業去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4.2%至1.9億美元,毛利增長13.1%至1.1億美元。但卻要按照對賭協議,在本月底前支付紅杉資本最終剩余的1630萬美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苦苦支撐的二線乳企,由于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國產乳企頻頻爆出的負面事件、消費者信心受創等,很難再通過以往高投入實現高速擴張的方式恢復過往幾年高速復合增長率。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琴島)北京時間4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語音微博服務Bubble Motion今天推出了首款Android應用,并在全球范圍內發布了一款iOS應用Bubbly。Bubble Motion是一款語音Twitter,在印度、日本和印尼很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二線乳企風光不再短期難復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3/50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