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制造商CSI阿特斯公司一位高層近日判斷市場行情時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從第一季度看,光伏需求有所反彈,且這種情形會持續到二季度。但6月以后隨著海外的各大國家削減補貼計劃落地,估計電站的安裝量直線下降。
多位行業人士都感嘆:在去年光伏企業全線報虧的情況下,今年需求再不好的話,那么2012年能否將資產變現、增加現金儲備,將是各大光伏企業穩定公司經營的重要一環。而各個公司在聚攏現金方面,也可謂使盡了渾身解數。
“代加工模式”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的下屬光伏企業——生產基地位于南京的江蘇輝倫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輝倫”)一位高層近日發現了一件怪事:他在坐飛機時碰到了某個同行,對方突然提出,是否可以幫他們代加工組件。
要知道,以往只是在產能不夠、需求暴增時才會委托他人代加工的。而對方自己也有很大的產能。
輝倫這位高層和其他幾個光伏企業人員交流,隨后悟出:原來這家企業可能另有小算盤:利用別人的產能,增加自己公司的現金流。
“這個道理很簡單。假設A公司(大規模)委托B公司(小規模),為其代加工光伏組件,那么A只要向B提供光伏電池這一原材料,其他原材料就是B公司幫它去準備了。A公司可暫時拖欠著B公司的產成品款項。一拖就可以拖很久。A賣掉B代加工的光伏組件,還會收到一些現金。”
這樣,A既解決了原材料獲取困難的問題,又能有產品在手,做到了“一石二鳥”。
在過去的2個月內,輝倫公司陸續接到了3個電話詢問是否可以代加工。
增加現金“防凍”
為握住現金,光伏公司現在可謂招數多多。
兩家香港上市公司通過出售旗下的物業和房產等來增加收入,其中某個企業出售物業的數額同比去年增加了100%以上。
此外,尚德電力、阿特斯、天合光能等公司也暫停或減緩擴建光伏組件產能的步伐,“部分企業會拿原先計劃的擴建用資金直接存進銀行,去吃存款利息,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招商證券研究員汪劉勝評價道。
當然,也有公司因為申請到了政府補貼,拿到不菲的現金,如陽光能源去年的政府補貼高達1.346億元,而前年還不到1000萬元。
某家多晶硅廠高層還告訴記者,有些下游組件廠就很干脆地提議,“現在多晶硅的存貨較多,是不是在短期內,以當初的原價把少量多晶硅再賣回給多晶硅廠”。而交換條件是,組件廠將這家多晶硅廠從非核心供應商的位置升到核心。
該多晶硅廠則建議:“你們把存貨當作我們的代銷品,回頭賣出多晶硅后,大家再來分成。”這種模式被對方認可且已在執行。
無論怎樣,光伏的春天還沒有到。在這樣一個冬天里,各自減少開支、增加現金儲備“以防凍死”無可非議。
推薦閱讀
市場正在朝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下稱北礦所)希望的那個方向發展著三大鐵礦石巨頭中的最后一家必和必拓,也有望加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不過,業界人士指出,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可能無法像國內鋼企所希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現金為王”光伏企業各顯神通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3/5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