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格”的限購政策將迎來首次中簽率回升,但用車環境的惡化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抑制北京消費者購車消費的另一個誘因。
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 4月(截至4月8日)北京市購車搖號申請人數環比3月人數下滑11.93%。北京購車搖號政策實施16個月以來,不僅申請人數首次回落,而且意味著,本月26日的搖號中簽率將出現回升。
4月份搖號個人申請人數比3月份少了11萬余人,共有87.2萬人參與搖號,預計本月中簽率將回升至1:43左右,而上個月的中簽率1:47.9創下了北京市限購政策實施以來的最低水平。
出現上述變化的重要原因,是今年初實施的《〈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
據新規內容,購車申請有效期從終身制縮短至3個月,達到3個月有效期后未中簽且繼續參加搖號的申請人需“確認延期”,審核通過后自動延長3個月,而未確認的申請者則視為自動放棄,再想參加搖號得重新申請。
據此規定,今年1月1日至8日期間通過審核的未中簽申請人,需在4月8日前辦理“確認延期”。“有效期3個月”對“清理”目前數量龐大的搖號池,有一定作用。這種退出機制可以增加真正有剛性需求的消費者的中簽率。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認為,新政策讓虛高的申請人數逐漸回歸理性,“非剛性需求者會嫌麻煩,不能及時確認延期,自動被清除出搖號池。另外,經過一年多的參與搖號,那些購車需求不強烈或購車計劃改變的人,有了主動選擇退出搖號池的機會。”
實施限購政策16個月以來,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已經間接證明,雖然參加搖號的人數越來也多,中簽比例一度從去年1月份的1:10,降低至上個月的1:47,中簽后不買車的人數卻在逐月升高,說明汽車購買的剛性需求并非越來越強。
限購政策規定,中簽后如果在半年之內沒有買車,則中簽指標作廢,作廢指標將自動滾入下一期搖號。以去年全年的數據為例,8月份滾入1401個作廢指標,9月份為1858個,10月份為2132個,11月份為2441個,12月份為2578個,表明中簽而沒有買車的人數在逐月增多。
事實上,雖然政府嚴控北京市新增機動車數量,但是從機動車使用環境的角度看,作為首都的北京,用車環境沒有進一步惡化,但也沒有太大改觀,這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北京市消費者的購車欲望。
北京車市在政策限制以及消費者的失望中,進入歷史低谷。北京汽車行業協會的統計數字顯示,1~3月,北京市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38.96萬輛和38.8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和1.1%。
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遲亦楓認為,整體市場已趨于理性,使用成本的大幅提升,已經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需求。
推薦閱讀
不到一年時間里,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瑞汽車)已與三家跨國汽車零部件公司進行合資,在零部件方面加大馬力。 日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奇瑞汽車全資子公司蕪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北京車牌中簽率為何回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6/5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