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譚燃)北京時間4月18日消息,國外媒體今日發表文章稱,面對未 來計算趨勢,微軟正圍繞Windows 8打造新的生態系統。與谷歌和蘋果不同,微軟采取的是統一平臺戰略。這正是微軟戰勝谷歌和蘋果的關鍵,但也是一場長期斗爭。
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微軟即將圍繞Windows 8發起絕地反擊,這讓蘋果和谷歌感到一絲恐懼。
微軟的食譜主要有三種成分:Windows、Windows Phone和Xbox,而佐料包括必應和SkyDrive等云服務。微軟十分有耐心,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將上述三項核心消費者業務相互整合,形成一個新的重大生態系統。
微軟的計劃是:無論使用電視、計算機、平板電腦、電話或任何其他設備,用戶都可以通過同一個平臺完成同樣的任務。操作形式將有所變化,但核心體驗不變。
微軟消費者營銷業務主管克雷格貝林遜(Craig Beilinson)稱:“用戶將在‘三屏’和云服務上看到同樣的外觀和體驗,區別將變得越來越模糊。”事實上,蘋果和谷歌也擁有這樣的戰略,但執行方式完全不同。
微軟計劃的關鍵在于Windows 8。Windows 8或于今秋發布,新操作系統支持觸摸功能,采用Metro用戶界面。Metro靈感源自2010年底的Windows Phone 7設計,后來被引入到Xbox。
Metro界面使得Windows 8適用于一系列新設備,包括平板電腦、大尺寸觸摸屏和可折疊成平板電腦的復合型筆記本電腦上。
與此同時,微軟還在烘焙云服務,包括Windows Live、SkyDrive和必應等,將其融入到所有消費者產品中。以任何一臺設備登錄,用戶都可以訪問所有的內容、應用、參數設置和搜索歷史等。
相比之下,蘋果和谷歌的設備生態系統則顯得支離破碎。
谷歌/蘋果模式
蘋果稱當前正處于“后PC”時代,其解決方案是將iPad和iPhone等設備放在最前沿,而將PC視為完全獨立的設備和平臺。盡管Mac也能與iOS設備整合,但在蘋果的眼中始終是分離的:移動設備用于內容消費,Mac用來創作。例如,很難在iPad上開發iPad應用,要運行Xcode開發人員軟件,還是需要Mac。
而谷歌的模式則專注于Web,將其視為未來的單一平臺。這是一種“設備無關論”,需要的是用戶實時在線。一旦用戶失去網絡連接,也將與谷歌的計算平臺失去連接。
當前,蘋果和谷歌在一些核心市場均壓制著微軟。微軟眼看著蘋果在媒體和平板電腦市場超越自己,而谷歌則在搜索和云服務領域戰勝微軟。在智能手機市場,兩家公司均將微軟拋在身后。
這讓微軟處于一種極其不舒服的位置上,即落后者,失敗者。
詹姆斯惠特克(James Whittaker)最初是一名微軟員工,后來跳槽至谷歌,最終又重返微軟。惠特克最近在一篇博客中解釋了自己從谷歌返回微軟的原因:“面對危機,微軟正在進行激進改革。很明顯,微軟從骨子里對Windows和Office進行了代碼重寫。”
至于谷歌,惠特克稱:“大部分大企業都不想破壞現狀,當一家企業依靠現有業務創收時,自然行動遲緩,甚至根本沒有行動。”
微軟清楚,自己無法承擔行動遲緩所帶來的后果。在未來五年,PC將不再是今天的PC。盡管辦公桌上可能還擺放著顯示器、鍵盤和鼠標,但這些僅僅是配件。
隨著計算能力的日益強大,移動設備將接管更多的日常計算任務。很快,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將成為用戶的核心計算設備。早上帶去辦公,晚上帶回家,成為了一款便攜式一體機。
這正是微軟打造Windows 8所暢想的世界,它可以運行任何應用,包括像《憤怒的小鳥》這樣的觸摸屏應用,也包括像3D游戲和視頻編輯工具這樣的大型軟件。聽起來很簡單,但這種一體化模式只有微軟想到了,谷歌和蘋果卻沒有選擇。
長期斗爭
Windows 8不會立刻上市,由于進行了激進改革,企業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迅速部署。
盡管如此,微軟早有準備。微軟醞釀的是一場長期戰斗,為了在核心市場勝出,微軟在幾年的時間內投入數十億美元。
這就是Xbox長期虧損,而微軟卻樂此不疲的原因,這就是為什么微軟每年向必應搜索投入巨資的原因。微軟消費者營銷業務主管貝林遜稱:“我們是一家極其有耐心的企業。”
耐心是必要的,但執行也很關鍵。微軟在移動設備有過失敗經歷,如Windows CE。但有跡象表明,微軟已經從失敗中汲取了教訓,Windows 8消費者預覽版已經贏得市場好評。
Cnet評論員賽斯羅森布拉特(Seth Rosenblatt)稱:“Windows 8是微軟最具雄心的一款操作系統,其運行和響應速度令其他版本Windows無以比擬。”還有評論人員稱,Windows 8是微軟最激進的一代操作系統。
幾乎所有評論人員都提出了同一個核心問題:開發人員的支持。只有得到軟件開發人員的支持,Windows 8才能真正騰飛。(
推薦閱讀
4月21日啟動的創客嘉年華2012是中國首次全球大眾創新和開源共享主題活動,是創客們交流的盛會,也是大眾了解創意與科技碰撞出的火花的大好時機。整個創客嘉年華活動包括創想48小時、工作坊、年度CC論壇等多個環節,而>>>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8/5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