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當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374家,同比下降6.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7.57億美元,同比下降6.1%。
這意味著中國吸收外資已經連續五個月同比下滑。
昨日,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月度例行發布會上對在場記者指出,中國吸引外資形勢低迷,除了受世界經濟低迷影響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放緩的影響以外,還受到了國內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影響。
此外,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限制由千分之五擴大至百分之一。這也帶來了對于外貿走勢的擔憂。
“這對習慣于在穩定的匯率或單邊市場環境下經營的進出口企業來說,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挑戰。”沈丹陽說。
1/4外資進入房地產領域
一季度,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5379家,同比下降9.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94.8億美元,同比下降2.8%。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下降原因時,沈丹陽首次提到了國內房地產調控對于外資下降的影響。
沈丹陽指出,這兩年受調控的影響,房地產利用外資增速有所下降。去年一季度,房地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倒是比較快,增長了38.6%,而今年一季度下降了6.3%,這樣一增一降,就對整個一季度的利用外資規模有了比較大的影響。
“近兩年房地產領域實際利用外資大概占我們利用外資規模的將近四分之一,大概是這樣的概念。”沈丹陽表示,“當然這種下降,我們認為是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目標的。”
而從吸收外資的來源地,也能看出世界經濟復蘇的圖譜。沈丹陽指出,受歐債危機影響,歐盟對華投資下降就很大,降幅達31.3%,其中,英國和德國對華投資分別下降了52.9%和17.7%。而與經濟走勢正向關聯的是,一季度日本對華投資增長13.2%,美國對華投資增長10.1%。
對于全年利用外資的形勢,沈丹陽認為總體上還是比較嚴峻的。
從國際來看,歐洲債務危機還沒有妥善的解決方案,歐洲企業對外投資的能力下降了。美國政府倡導“制造業振興”、推出“選擇美國”等計劃,鼓勵資金回流,而發展中國家加大了引資的力度。與此同時,美國的企業趁歐債危機,加大了對歐洲的投資。而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也成為跨國公司戰略布局的新熱點。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全球直接投資流向發生變化。
而從國內來看,勞動力成本上升,土地等資源供應趨緊、融資困難等多重壓力仍然并存,外國企業擴大在華投資的意愿受到了一些影響。這些反映了現在利用外資形勢的嚴峻性。
積累匯率管理經驗
隨著人民銀行日前宣布將人民幣對美元交易的價格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五擴大到百分之一,對于外貿影響的擔心也越來越強烈。
沈丹陽指出,“擴大人民幣對美元浮動幅度有利于打破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打擊異常外匯資金流動,為外貿發展創造更為穩定的經營環境。”
但是也應該看到,這個調整會對外貿企業帶來一定的影響。現在企業擔心人民幣走勢可能更難判斷,這對習慣于在穩定的匯率或單邊市場環境下經營的進出口企業來說,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挑戰。
全球最大的保險粉生產廠以及最大的保險粉出口商柳化集團廣東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副經理楊小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從匯率波動對于外貿企業的影響來說,最重要的是,企業必須開始著手積累管理匯率波動風險的經驗。
楊小川認為,目前人民幣匯率機制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與歐元在外匯市場上一天貶值1%~2%還是不能相提并論的。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己企業每年出口結匯金額大約是7000萬美元,目前匯率波動幅度與過去相比加大了千分之五,這樣大致是35萬美元(人民幣200萬左右)。楊小川說,對于外貿人來講,如果完全按照市場原則,匯率的波動會遠高于利率波動,風險是很大的,現在還是有管理的、可控的狀態。
“所以對于外貿企業而言,此次匯改對于每一筆結匯不會有太大影響,而且從短期來看,由于經濟情況不太好,人民幣還很有可能要貶值一些呢。但是從一年期來看,我們企業如果能將外匯管理好,就能賺到約200萬人民幣,如果管理不好,就會虧個200萬人民幣。”他說,“從長遠來看,匯率肯定要逐步放開,走向市場化,企業也必須開始逐步適應,以便積累足夠的知識、經驗,以及運用金融工具的能力。”
沈丹陽進一步指出,最近商務部已經決定對所有具有進出口經營資格的企業都可以開展出口貨物貿易項下的人民幣結算業務,過去只是一部分省市在試點,現在是凡是有進出口經營資格的企業,都可以做人民幣的貿易結算業務。這個措施對于支持外貿有效應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是有利的,這個辦法就可以幫助企業了。
推薦閱讀
風行是一款免費的在線影視點播軟件,它依托風行網的海量影視資源優勢,為用戶提供最全面的影視大片,將全球電影、電視劇、大片、動漫綜藝一網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房地產調控影響顯著吸收外資連續五個月下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8/5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