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爭奪“王老吉”,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正各出奇招。
“王老吉品牌做大之后,文化的梳理和沉淀顯得越來越重要。作為涼茶的第一品牌,建立涼茶博物館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4月17日,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長海對本報記者說。
吳長海強調,該博物館由王老吉商標持有人廣藥集團授權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公司籌建,作為明年王老吉品牌迎來其185周歲的重要獻禮。
此前的3月29日,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公司落地成立。據本報了解,廣藥集團在“十二五”期間提出“振興大南藥,發展大健康”的戰略目標,力爭用五年時間實現工商銷售規模超600億元,而其中的500億將來自王老吉大健康公司。
但是,廣藥的如意算盤并不易打響。同樣號稱擁有王老吉商標使用權的加多寶亦在近期展開了其“去王老吉化”的一系列動作。王老吉商標糾紛的國際仲裁延期至5月揭盅,目前廣州市國資委已正式介入,在此期間,廣藥與加多寶暗戰連連。
廣藥做大計劃
廣藥方面表示,建立涼茶博物館不僅是為了弘揚涼茶文化,未來還將結合民間旅游,將其打造成一座體驗世界涼茶文化的旅游勝地。
中醫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認為,經過多年的發展,王老吉的品牌價值已超越可口可樂,成為中國第一品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然從經營品牌過渡至經營文化”。始創于1828年的王老吉品牌,目前品牌價值高達1080億元,年銷售近200億元。
不過,更普遍的看法是,廣藥此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997年,廣藥集團與加多寶的母公司鴻道集團第一次就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簽訂了合同,3年后雙方將合同有效期延長到2010年。但在合同存續期間,時任廣藥集團副總經理的李益民先后三次收取香港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每次100萬港元的賄賂,隨后,廣藥集團與鴻道集團分兩次簽署了補充協議,將王老吉商標租期最終延長至2020年。
這份補充協議的合法性成為雙方爭論的焦點,最終對簿公堂。
在王老吉近200億元的銷售中,紅罐王老吉的銷售高達180億元,但去年廣藥集團從鴻道公司收到的王老吉品牌授權費僅有500多萬元,這不禁讓廣藥分外“眼紅”。
去年,廣州藥業的凈利潤為2.88億元,其中的四分之一就是由王老吉藥業貢獻。而在王老吉藥業去年19.3億元的銷售額中,綠盒王老吉銷售額就占了近15億元。
隨著王老吉品牌價值不斷擴大,王老吉已經成為廣藥集團最核心的無形資產之一,如何將這塊無形資產做大做強,對正在謀求整體上市的廣藥集團至關重要。
廣藥的“大健康”規劃欲把王老吉品牌向藥酒、藥妝和保健品等多個領域擴張。對于廣藥的選擇標準,吳長海對本報強調,一切授權都以不破壞王老吉品牌為前提,且要不斷發展壯大這個品牌。
“無論是產品授權還是建立博物館,最終的目的是要拉動涼茶產業的發展。在此過程中,雙方都要認清楚權利究竟是在自己手里,還是在別人手里,還是分散的。”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張俊修認為,王老吉品牌的基礎在于配方,所有產品延伸都應該建立在此基礎之上。
加多寶“去王老吉化”
截至目前,廣藥集團已通過內外授權的方式推出包括蓮子綠豆爽(綠罐王老吉)、固元粥、龜苓膏和絞股藍飲料(金罐王老吉)等王老吉品牌延伸產品。對此,加多寶指廣藥非法授權,嚴重盜取和侵害了加多寶的權益。王老吉商標之爭逐漸升級,雙方最終對簿公堂。
據廣藥方面透露,關于王老吉商標糾紛的國際仲裁將于5月揭盅,而目前廣州市國資委也已經正式介入。在此背景下,加多寶被迫兵行險招。
在近期加多寶投放的電視廣告中,著重突出“正宗涼茶加多寶出品”,而見不到任何“王老吉”字樣。與此同時,加多寶還陸續將戶外廣告由原來的“怕上火喝王老吉”修改為“怕上火喝正宗涼茶”。
“加多寶的成功是建立在王老吉這個品牌之上,一旦脫離了這個品牌,王老吉就不再是王老吉,因為消費者只認王老吉這個品牌。”黃升民并不看好加多寶去王老吉化的效果,在他看來,加多寶此舉更多是為了吸引眼球,把雙方的爭議一下子推至白熱化。
推薦閱讀
格林尼治時間4月18日上午9時,由25000朵鮮花裝飾而成的巨型奧運五環亮相倫敦西南英國皇家植物園。倫敦奧組委(LOCOG)主席塞巴斯蒂安科(Lord Sebastian Coe)和倫敦奧組委首席執行官保羅戴頓(Paul Deighton)在這兒>>>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廣藥與加多寶暗戰“王老吉”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8/5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