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證券、銀行、保險三大行業上市公司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天差地別。銀行業凈利潤整體大幅拉升;保險業有升有降;而證券業則集體遭遇“滑鐵盧” ]
截至昨日,在38家上市公司中已有29家公布了2011年年報。從凈利潤表現來看,同屬金融板塊的三個行業在2011年的命運天差地別,分紅狀況也隨之浮動。其中,銀行業凈利潤“皆大歡喜”,而多家證券上市公司凈利潤跌幅都超過30%。
銀行券商“一天一地”
2011年,證券、銀行、保險三大行業上市公司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天差地別。銀行業凈利潤整體大幅拉升;保險業有升有降;而證券業則遭遇集體“滑鐵盧”。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公布年報的12家銀行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漲幅在19%~64%之間,平均漲幅為29%。
保險業則呈現凈利潤趨勢“對半開”的情況,4家中2家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呈上升趨勢,另2家則呈現下降趨勢,而中國人壽(601628.SH)無疑拖累整個保險板塊的凈利潤表現,其2011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降幅達45%。公司在年報中稱,凈利潤的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受中國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導致的投資收益下降和資產減值損失增加的影響。
券商無疑是金融板塊中最“悲催”的。從截至昨日已公布年報的13家券商的表現來看,可謂“哀鴻遍野”。多家證券板塊的上市公司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跌幅都超過了30%以上。其中,東北證券(000686.SZ)更是從2010年的盈利5.27億元變為2011年的虧損1.52億元。而方正證券(601901.SH)及西南證券(600369.SH)上述凈利潤同比跌幅也分別達到79%及67%。
券商的集體失利與險企一樣,當然也和2011年資本市場的動蕩密不可分。由于股票市場持續“熊市”,使得IPO及證券市場買賣熱情下挫,使得券商承銷業務收入及手續費、傭金收入等主營業務收入遭遇大幅下降,而股票市場使得券商的自營投資也變得“傷痕累累”。從盈轉虧的東北證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其年報數據顯示,2011年東北證券實現營業收入8.1億元,同比下降52.4%,手續費傭金凈收入及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分別同比下降接近40%。而在承銷方面,其全年僅完成一單配股項目,募集資金9億元,市場份額0.3%。2011年東北證券實現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0.4億元,同比減少71%。而全年自營虧損1.9億元,也直接拖累凈利潤表現,自營期末浮虧6562萬元。
分紅隨利潤而動
自從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強調上市公司分紅后,分紅就更成為了投資者和整個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金融板塊在整個A股市場中從來都不算“鐵公雞”。從2011年分紅情況來看,分紅依然隨著利潤而動。
銀行業凈利潤“皆大歡喜”,分紅也自然慷慨不少。除了興業銀行(601166.SH)凈利潤同比上漲38%,但分紅卻從2010年的每股0.46元下降到2011年的每股0.37元外,其他銀行的分紅較2010年相比均有所上升。其中,一向“財大氣粗”的民生銀行(600016.SH)此次每股分紅同比大增0.2元。
而券商的分紅水平也隨業績整體下滑,各券商2011年的每股分紅水平同比下降0.05元到0.2元不等。其中,Wind資訊顯示,國元證券(000728.SZ)及長江證券(000783.SZ)每股分紅水平均較2010年下降0.2元。
從金融板塊的分紅絕對額來看,券商仍然占據著前列。截至昨日,廣發證券(000776.SZ)及中信證券(600030.SH)占據金融板塊分紅金額的前兩位,2011年每股現金分紅分別達到稅前0.5元及0.43元。而銀行業在前十位中占據了半壁江山,其中招商銀行(600036.SH)每股分紅達0.42元,領跑銀行板塊。而中國太保(601601.SH)2011年每股分紅0.35元,位列第五。
銀行股受險資青睞
險資作為A股市場上的“資金大鱷”,其資金去向也時刻牽動著投資者。在2011年險資動向上,銀行股成為了險資異常青睞的對象。在上市險企的年報中,證券持有量前十位中總能出現銀行股的身影。
以中國人壽為例,其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核算的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權前十大中,銀行股占據了其中的六位。
而從Wind資訊統計的數據來看,2011年銀行股險資持股比例較2010年有較大幅度上升。其中,險資持股建設銀行(601319.SH)和農業銀行(601288.SH)的比例分別較2010年上升5個百分點以上,分別達到14.29%及23.25%。
而券商的自營資金在2011年的各金融股中似乎“銷聲匿跡”。僅有深發展A(000001.SZ)及中信證券等少數幾只金融股出現了券商資金的身影。
推薦閱讀
事故現場當時非�;靵y,一共有重傷者3人送往市人民醫院,交通肇事者已經逃逸。張記者在交通事故案發現場打電話去交警支隊了解事故情況之后,接下來迅速通過手機通訊錄查找下一個線索知情者,了解事故的前因后果;然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金融三行業“成績”懸殊慷慨分紅隨利潤而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9/5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