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預計二季度新增貸款將至少和一季度持平,甚至可能超過一季度,廣義流動性和信貸條件改善的趨勢在未來幾個月仍將持續 ]
上周公布的3月份和一季度系列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繼續放緩態勢:一季度GDP 同比增長率顯著下降,從去年四季度的8.9% 到8.1%,環比則從1.9% 跌至1.8%。但3月宏觀經濟指標顯示有初步企穩跡象,即期指標中工業生產增速比前兩個月顯著回升,消費增速保持平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則有明顯下滑,前瞻性指標廣義流動性和新增貸款有較明顯的回升。
對此我們的觀點是,當前我國經濟處在長周期放緩、短周期動能減弱的交織階段,政策微調將支持軟著陸。
值得關注的是,從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三駕馬車對GDP 的增長貢獻看,消費在總的8.1%的增長中占比達到77%的歷史高點,投資則僅有33%,僅略高于2009 年一季度的30%。在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貢獻顯著下降、凈出口負貢獻擴大的同時,消費成為推動一季度GDP 增長的第一動力。這反映了經濟結構在政府“調結構”的主導下開始向消費傾斜,但也是當前投資增長動能疲弱、總需求周期性波動的結果。
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1~2 月明顯放緩。從分項看,制造業投資基本穩定、基礎設施投資顯著反彈,下降的主要推手是房地產投資。向前看,我們認為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顯著放松,未來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增速將維持低位。3月消費增速保持平穩,進出口增速則雙雙回落,而工業生產同比和環比增速回升。從季調后環比看,除固定資產投資下滑外,主要指標的3月環比走勢趨穩,顯示經濟增長動能可能在低位企穩。
3 月CPI 反彈至3.6%,食品價格反季節上漲,非食品價格漲幅也超過歷史同期,顯示CPI 回落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但春節錯位加劇了通脹率的月度波動。從季調后的季度環比看,CPI一季度環比年化增長率為1.8%,比去年四季度的1.6%稍高,但和去年二到三季度的6%比,仍處于溫和水平。未來幾個月預計總需求壓力不會大幅增加,而近期大宗商品價格走勢顯示上游成本壓力也將較為溫和,所以今年通脹回落的大趨勢不會改變,我們預計4、5月份CPI將與3月基本持平,6~7月將再度明顯下降。
3月的信貸數據超出市場預期,各項指標顯示廣義流動性有明顯好轉,有助于緩解之前市場對于融資條件過緊的擔憂。銀行間市場利率的下降顯示銀行可貸資金有所寬松,體現了寬松政策下銀行體系支持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仍比較有效。
展望政策走勢,目前政府對增長放緩的容忍度較以前有所增加,但在增長降至8%附近而通脹處于溫和的背景下,貨幣政策的預調、微調將繼續。鑒于3月貨幣信貸增速已有回升,預計下調基準利率的時間點將會后推,但4月下調存準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央行將更多通過宏觀審慎管理指標的調整實現對市場流動性的掌控。除了政策的主動調控外,考慮到外匯占款增量趨勢性下降,全年央行仍將面臨被動下調存準率進行反向對沖的壓力。
財政方面,如果能夠落實預算和結構性減稅措施,則積極財政的態勢明顯。從溫家寶總理4月初在廣西、福建調研時傳遞的信息來看,政府將通過加快基礎設施投資和保障“十二五”重點項目以及在建續建項目等方式,維持適度的投資增速。
總之,我們預計二季度新增貸款將至少和一季度持平,甚至可能超過一季度,廣義流動性和信貸條件改善的趨勢在未來幾個月仍將持續。結合3月的工業增加值環比走勢,我們判斷GDP的環比增速在一季度已經見底,二季度將企穩,下半年在前期融資條件改善的支持下會有較明顯的反彈。下行風險主要來自于外部需求可能比預期的弱以及國內政策微調滯后。
近期另一個熱點是在溫州和深圳進行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從媒體報道的改革措施來看,比較有實際意義的亮點,一是促進中小金融機構發展,以更好地服務民營企業、實體經濟;另一個是包括放松個人對外直接投資在內的涉及資本賬戶開放的新措施。
資本賬戶逐步開放將增加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交易,要求更加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和更大的匯率靈活性。央行上周末宣布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交易波動區間,反映了增加人民幣匯率靈活性的意圖,是匯率市場化的重要步驟之一,也與溫州和深圳的金融改革形成呼應。
我們目前仍然維持2012年人民幣對美元的中樞值在-1%與2%之間變動的觀點,但波動的幅度有可能增加。(作者系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推薦閱讀
文/王亞南 手機屏幕越變越大的當下,你是否曾為了挑選何種尺寸的機型而感到眼花繚亂?其實對于我們常人來說無論手掌大小不管手指長短,不外乎有三大類尺寸的手機可選,即3.7英寸,4.0英寸,以及4.3英寸,這三個尺寸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信貸條件改善料將持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9/5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