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第二階段分解任務終于公布。
“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三個方面是此階段醫改的重點任務。
昨日公布的20號文開篇明義就特別強調 “保持醫改基本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以官方態度對之前爭論最大的基本藥物(“基藥”)招標采購制度加以明確。
盡管爭論激烈,但“雙信封”制度明確被堅持了下來。
文件中明確,“堅持招采合一、量價掛鉤、雙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監控等政策”——這就意味著,此前民間呼聲白熱化取消的“雙信封”制度,被官方高調保留了下來。
“雙信封”招標制度幾乎成為醫改樣板省份安徽的核心,甚至全部。
2010年9月,安徽省在全國最先完成國務院醫改辦“規范基本藥物招標采購機制”的達標要求,實現了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醫療機構的全覆蓋,憑借的正是其首推并在隨后上升為國家政策的“雙信封”制度。
簡單來說,“雙信封”模式的基本藥物藥品招標被分成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為“技術標”,考察藥品質量;第二個步驟為“商務標”,考察藥品價格。
換言之,首先通過第一個步驟篩選質優產品,考察企業技術水平、規模等指標;再通過第二個步驟實現“最低價者”中標,由此選出質優價廉的產品。與此相配套的措施,還包括量價掛鉤、單一貨源承諾、生產企業承擔配送責任等。
按照官方口徑,安徽招標結果將“藥品平均價格比國家指導價下降了52.8%”,成為全國醫改試點的樣板和典型推廣模式。
這一本該順理成章推廣的國際慣例隨后成為激烈爭論的焦點,拐點發生在“質”、“價”的考量比例。一度,價格因素成為招標權重中占據九成的因素,而本該成為重點的質量因素則過分地被淡化,惡性壓價后品牌企業大量退出等問題,讓這一模式備受爭議。
從2011年開始,圍繞這一制度的討論和各種“叫停”呼吁從未停止,在2011年和2012年的全國“兩會”上,近50位代表、委員聯名倡議,取消不理性的“唯低價是舉”,調整科學的招標方式。
“我們很高興的是,3月23日發的11號文里已經有了一些明顯的轉向,提高了對質量參考的權重,但奇怪的是, 20號文里沒有看到任何具體的表述。”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堅持質量優先、價格合理,進一步完善基本藥物質量評價標準和評標辦法,既要降低虛高的藥價也要避免低價惡性競爭”——11號文中的這一段表述,曾被廣泛認為是官方對于此前招標過程中極端做法的明顯調整信號。
“雙信封肯定是要堅持下去的,只是需要研究一個更完善的辦法。”昨日,接近國務院醫改辦的一位權威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國家對于超低價問題也一直在關注,對于那種明顯低于成本的價格,也曾經想過通過專家評議等方式廢標。”
他說,針對低價問題甚至曾經“做出了一個初步的文件”,但是,由于各方面分歧較大,最終沒能成文——“也許,等再過一段時間,各方面問題再暴露充分一點,這個問題才能得到根本的解決。”
而對分屬招標辦公室和醫院的“招采合一”來說,如何實現不同主體的“統一”,他坦陳,現在,國家層面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
除去公立醫院自身“革命”的本質改變外,引入活水的“民營資本辦醫”放開也被認為是推動這一改革的重要力量。
昨日文件中特別強調,“鼓勵公立醫院資源豐富的地區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包括國有企業所辦醫院在內的部分公立醫院改制重組。鼓勵社會資本對部分公立醫院進行多種形式的公益性支持”。
于明德認為,這一對民營醫院的放開,在推動其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會積極地加快公立醫院改革的速度和進程,“雖然駛入深水區,但是,改革畢竟已經開始了。”
推薦閱讀
盡管醫生為股神巴菲特的前列腺癌開出了不會危及生命、前景良好的診斷,但外界對這位世界第三大富豪的身體狀況仍存諸多猜測,畢竟他已經81歲。 不過,多數分析認為,可以預計的是在今年5月5日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官方表態基藥堅持“雙信封”招標 取消不理性“唯低價是舉”仍待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9/5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