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誰的責任?正在北京出席“2012年國際食品安全論壇”的多位中外專家昨日下午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所有的相關方都應該承擔起他們的責任。
專家們同時表示,食品安全問題是全球共同面臨的一個挑戰(zhàn),全世界范圍內都要合作起來,結成合作伙伴關系,保證全球食品安全問題。
據中國農業(yè)大學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胡小松介紹,1978年,中國的食品工業(yè)總產值全年只有473億元人民幣,到2010年中國的食品工業(yè)已經突破了6萬億總產值,2011年達到了7.8萬億,30多年增長了100多倍。
“食品產業(yè)蓬勃發(fā)展,符合公眾的巨大需求,同時一定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我認為,食品安全不可能零風險。”胡小松說。
“中國在監(jiān)管方面的進步是驚人的,跟別人比可以說是驚人的,已經相當不錯。但我也毫不客氣地說,與美國相比,中國的食品安全監(jiān)管方面還有一段距離。”美國農業(yè)部前副部長、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全球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共同主席任筑山說。
食品安全問題是否可以完全避免?世界衛(wèi)生組織食品安全專家彼得·本·安巴雷克(Peter Ben Embarek)說:“我們無法做到百分之百安全,在任何國家食品風險都是必須面對的現實,但是可以努力把風險降到最低,也可以預測未來的風險。”
“這些年,政府加大了對非法添加物、瘦肉精等問題的監(jiān)管,從科學家的角度看,這是長足的進步,而消費者的感知是食品安全問題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對記者表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多;消費者要求零風險,維權意識提高;政府也加強了監(jiān)管。
“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靠監(jiān)管出來的,更不是檢測出來的。”陳君石說。
安巴雷克說,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從德國到美國,然后再到中國,無一能幸免。“食品問題也是國際貿易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食用的加工產品,涉及到的生產商可能在世界各地,人類必須從全球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安巴雷克認為,世界各國要合作起來,結成合作伙伴關系,從而保證全球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不能單獨作戰(zhàn)了,應該建立起全球的食品安全體系。”他說。
陳君石透露,我國已著手建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jiān)測和評估體系,監(jiān)測范圍已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qū),僅去年就取得了80萬個數據,發(fā)現了很多問題。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告訴記者,工信部、農業(yè)部等部門都在建立食品溯源系統(tǒng),并推動企業(yè)建立自己的食品溯源系統(tǒng)。中國的這些努力也是對全球食品安全的貢獻。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扶搖) 4月20日消息,由億邦動力網主辦的中小企業(yè)電子商務領域頂級盛會“第七屆中小企業(yè)電子商務大會”在北京石景山區(qū)萬達鉑爾曼大飯店隆重召開。石景山區(qū)人民政府副區(qū)長司馬紅發(fā)表了主題為“區(qū)域經濟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食品業(yè)30年增長百倍 專家稱食品安全不可能零風險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0/53204.html